中读

故事永流传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3-07·阅读时长2分钟

41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074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李凡卓

我曾在大学课堂上对众多女生谆谆教诲:“按照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理论,故事内核与19世纪安徒生童话里的灰姑娘故事并无二致,相同的配方、相同的方程式,只是将变量稍加改变调整,文化工业就可以复制出一部又一部基因相同的类型化产品。”讲台下女生的反应则是:“那又怎样,我们就是爱看这种故事啊。”我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竟无言以对。

故事大概算得上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生活在欧洲、北非的尼安德特人最好的消遣就是听其他部落的战俘讲故事。听众一旦猜到下面会发生什么,就会睡着或者把讲故事的人杀掉。故事讲不好会被人杀掉,《一千零一夜》说的也是这样一个严峻的事情:山鲁佐德的夜夜讲述让残暴的国王留恋不已,情节的悬念与她生死的悬念一致,她的故事与她的生命等值。

现代社会,最好的故事讲述者大多集中在文学界和影视圈。他们将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归纳出的开端、发展、高潮的三段结构奉为行业“圣经”,所打造出的故事就像一台运算异常精准、齿轮完全吻合的机器,起承转合、层层推进、丝丝入扣,故事达到顶点的时间精确到秒,然后訇然而下一泻千里,于是人们在庸常的生活中有了一丝期待,期待的就是那激情荡漾的故事高潮。看《钢铁侠》系列,恐怖分子的囚禁也好,内奸的追杀也罢,都不够惊心动魄。最激动人心的是,同大反派展开搏斗前,钢铁侠穿上机甲时貌似毫不在意地说:“我是钢铁侠!”苦守寒窑十八年,等的就是这句话。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7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再见,我的爱人

中国文化里生长出来的声音

176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