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九
2018-03-07·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35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创下2009年二季度以来的新低,不过,股市似乎不惧疲软的经济数据,上证指数很快就突破了4300点,创下7年来的新高。
一季度的GDP增速虽然勉强守住7%的底线,很多关键指标的表现都不及预期,二季度乃至下半年的经济压力有增无减。无论是投资、消费还是出口,一季度的“三驾马车”都相当艰难。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3.5%,增速比前两月回落0.4个百分点,创下2001年以来的新低。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依然低迷,基建投资成为稳定投资增速的主力。1~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同样不及预期,其中3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2%,增速为9年来最低的一个月。一季度的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6.0%,3月份的进出口总额更是同比大幅下降13.5%。除此之外,一季度的工业增加值、铁路货运量、社会用电量等关键指标的表现都大幅弱于预期,在如此众多疲软的数据面前,一季度GDP能够守住7%的底线几乎可算得上奇迹。
在疲软的宏观经济基本面背景之下,中国股市和宏观经济呈现出跷跷板效应,经济越是疲软,就越是增强了投资者做多的信心,在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出台之后,沪指上演逼空式上涨,创下7年来的新高。这种看似不合情理的现象,背后隐含的逻辑在于,经济越是疲软,出台刺激性政策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于股市也就意味着利好。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715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