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当“炒鞋”引来监管

作者:邢海洋

2019-10-29·阅读时长2分钟

117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397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先是央行海分行发布警惕“炒鞋”金融风险的简报,紧接着深圳出手排查,10月下旬,春夏期间热络大江南北的“炒鞋”在深秋终于引来了央行的监管。“00后”的资本游戏到头了吗?

最初是江苏丹阳的一个标志性案件发酵。有鞋商明知货源不足,还公开贩售“期鞋”,不过涉案金额并不多,约600万元。上海发布的警示,更多地是关注“炒鞋”交易呈现证券化趋势,以及“炒鞋”行业背后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

今年7月,耐克“月球鞋”以成交价45万美元的价格拍出,打破运动鞋拍卖的世界纪录。这双鞋是耐克联合创始人兼田径教练比尔·包尔曼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期间为赛跑运动员设计的,总共只有12双。这次拍卖的还是唯一一双全新、未穿过的。在此之前,运动鞋的拍卖纪录是迈克尔·乔丹在1984年奥运会篮球决赛上的战靴,上面有他的亲笔签名。而批量生产的鞋中,最知名的要算Air Jordan 1 OG Chicago,那是1985年耐克第一次推出以乔丹命名的篮球鞋,这款鞋的报价约1万美元。

但“炒鞋”显然不是收藏的套路。阿迪和侃爷合作的“椰子2”,当时发售价格才1999元,过了一天店门外就有人3万块钱来收。有些鞋还没发售,网站上已经有人以数倍的价格求购。在《中国有嘻哈》《这就是街舞》等大众流行文化的轰炸之下,“00后”一代接棒“90后”的NBA文化之后,曾经小众的收藏迅速演变成一场资本游戏。过去的运动鞋收藏虽然也有以贩养藏,可很少有资本介入,如今则是品牌商、资本方、交易平台和炒家四股合力,把运动鞋文化与价格炒到一个个新高度。“00后”等于在创造一个独立的且颇有影响力的资本市场。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2992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陈寅恪

史心与人心

913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