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画在美术史中地位如此之高,很大一个原因是与顾恺之相关。虽然现在不少美术史家都认为它的原本不太可能是顾恺之本人画的——从画中的风景、人物各方面来看,我们现在基本上认为它是6世纪的作品,而顾恺之是4世纪的人。但是由于这幅画一直被放在顾恺之名下,而顾恺之又是中国绘画史上祖师级别的人物,与他相关的画自然了不得,这是使这张画如此有名的一个比较表面的原因。另一个原因是专家们都认同这个版本是宋代摹本,反映了早期中国绘画的面貌,这是很难得的。因为卷轴画的材质非常脆弱,能够留下来的数量非常少,唐代的都没有几件,唐代以前的就更少了。要想了解唐代之前的绘画,除了墓葬壁画之外基本上需要依靠后代摹本,而宋代摹本是比较早的,因此是很珍贵的。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这幅《洛神赋图》具有极高的艺术性,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大的欣赏和研究空间。
04-14 15:26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