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当我炒掉了相伴10年的“托尼老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04-28·阅读时长2分钟

311人看过

当我炒掉了相伴10年的“托尼老师”

7.10MB
00:0005:09

文·芋泥吐司

我站在理发店停车场拐角的阴影里,一边啃汉堡,一边盯着面前停着的黄色跑车,这台车我在托尼老师的朋友圈见过,是他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汉堡10元,跑车百万元,我鬼鬼祟祟躲在墙角,做一笔800元的消费抉择。

10年前我开始找这家店固定的托尼老师,他话不多,只有问起来,才克制地介绍额外的项目。这些年来,我几乎是看着他一剪刀一剪刀的,从这家大型连锁美发馆入门的高级设计师,到资深总监,再到店长,随之水涨船高的是他的服务价格,从68元的洗剪吹,到现在的400多元还是会员价。

当年剪短发的女生并不多,我是忙着考经济师,基于短发好打理的偷懒心理,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了这位托尼老师。去之前我鼓足了勇气,毕竟上一次剪短发还是上小学。

托尼老师情绪温和稳定,跟聒噪的吹风筒、满地的头发、理发店特有的洗发水混杂着软化药水的臭味,形成了鲜明对比。他感受到了我的紧张,剪了一个非常保守的日式短发,说慢慢来,都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我当时想着短发就是过渡一下,没想到,这一剪就是10年。短发竟出乎意料地适合我,受到一致好评。自此我开始了各种短发尝试,从保守的初恋减龄头到超短发,也开始了染发和轮廓烫。

价格是不知不觉涨上去的,因为我算第一批老顾客,托尼老师本人也主攻技术,在他手里剪了10年,我竟没在这家美发馆办过一张会员卡,没有任何的充值预消费,每次结账,都是托尼老师拿着单子去前台,报他自己办的会员卡,给的都是最低折扣。于是,我也一直没意识到,这家美发馆其实消费层级并不低。

消费降级的风在生活各个角落搜刮一通,到底还是吹到了头顶上。短发长得快,理论上一个月就要修剪一次,才能保持形状。之前我都是两个月剪一次,每次200多元,每年再烫染一次800元,不算不觉得,算完之后,每次再路过超市门口的10元快剪,总有点“服美役”的冤种感。我在其他生活角落里消费降级的功劳,瞬间被这项固定大额开支蚕食干净。

于是我开始寻找平替理发师之路,但显然翻车的代价更高——顶在头上的发型要结结实实相伴至少两个月。我试过点评网上的高分店铺,换过社交平台路人网友推荐的小巷里的老师傅,甚至图方便去公司楼下的新店剪了一次,结果就是不断验证“原配”托尼老师白月光般的存在。

这些年来,每当生活里需要打光的时刻,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去弄头发,托尼老师也从没让我在重要的时刻翻车。这次要回去参加婚礼,做了很多功课,各种对比后,我还是站到了这家熟悉的美发馆门口。这次他给我设计了一款挑染的紫发,整体是近于黑的暗紫,只有灯光打在头上,才能看到挑染的颜色,像一杯打翻的葡萄酒,从头顶倾泻下来,多么适合婚礼。

送我出门的托尼老师依然微微欠身鞠躬道别,就像这10年里的每一次。人到中年,有人妥帖地替你决策和解决问题,是最实际的幸福体验,哪怕只是一个发型。与其消费降级挤压生活里的小确幸,不如往前一步缩减跟美好事物的距离。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5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