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实心
2018-08-07·阅读时长3分钟
婚后一年,表妹告诉我,她决定移民新加坡。我心中的焦虑不安,与获知她决定结婚时相比,顿时消解许多。 一直以来,我总是高喊“包容一切存在的现象”。但是,当表妹决定嫁给相处两年的印度男友时,我还是未能挡住内心那个俗气又自私的声音,“你还不到三十岁,不要任性地做决定!”
表妹本是找信心的,却没想到,关键时刻连我也掉了链子。她既失望又坚定地说,“说来奇怪,我们有着完全不同的国籍、肤色、母语、宗教背景和生活习惯,可是沟通却毫无障碍!至少,比跟父母沟通要容易得多!”
“因为跟父母、跟情侣的沟通本身就不同啊!我们跟父母总是不能好好说话,但是跟情侣却会说最动听的话!”我现在也是一名渐入中年的新手妈妈,理所当然代入为人母的考虑。
“如果,我嫁的是白人呢?”表妹质问道。
“我不是种族歧视者!”我严正声明,却紧接着抛出一个尖利的问题,“不过,你有没有考虑,下一代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难题?”
“上个世纪,欧亚混血儿还受到歧视呢!可是看现在,他们受到怎样的追捧!”表妹轻松地耸耸肩。
“但关键是,上世纪欧亚混血儿确实遇到了难题!”
表妹不语,我趁机进攻,“何况,他来自信奉伊斯兰教的家庭。”
“我真不敢相信,你还带有宗教偏见!”她的神色新添了愤怒。
“我对宗教一无所知,但我发誓不是你说的那样。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对一夫多妻制表示震惊而已……”
“姐,你明明知道,他受过高等教育,不会去遵循这样的旧习。”表妹提高分贝。
“可教育只是一方面,你也知道,家庭对人的影响有多大。我不是对他的家庭有意见、更不是对信仰有偏见,我只是担心,在这样背景下长大成人,他对生活的态度、对女人的观念,会是你们婚姻最大的阻碍。”
看上去,表妹明显消沉了。
我继续说,“我知道,小舅和舅妈很发愁,小舅还说后悔送你去英国留学之类的气话,他们担心独生女儿拿自己的幸福做实验。”
“可是,有谁的婚姻不是实验吗?你敢说,你和姐夫领了证就等于上了一辈子的保险吗?”表妹反问。
“我当然不敢。我只敢说,不被父母认同的婚姻,要付出的代价,远高于收到的祝福。值得吗?”
显然,我不是一个成功的说服者。最终,表妹如愿嫁给她的王子。然而,一年后她决定离开北京,目的地并非印度。她说,新加坡的华人和印度裔移民占比很高,是一个更为多元、包容的移民国家。
没有大事发生。然而,究竟是什么促使表妹下决心离开呢?也许,是在餐厅吃饭时,来自陌生人大惊小怪的眼神;也许,是在周末逛街时,隐约听到的不友好的声音。恰恰是来自大众的偏见,影响到主流生活圈外的表妹。
发表文章2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0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