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父亲的乡情

作者:tree漪

2019-01-18·阅读时长4分钟

1107人看过
父亲小时候念过几年私塾,父亲聪明好学又写得一手好字,深得先生器重。每到过年的时候村里左邻右舍都来求父亲写春联写福字,父亲成了村子里的文化人。

父亲小时候念过几年私塾,父亲聪明好学又写得一手好字,深得先生器重。每到过年的时候村里左邻右舍都来求父亲写春联写福字,父亲成了村子里的文化人。父亲的家族是满族旗人,祖上也是皇族,后来落魄了,家里虽然务农,但是奶奶还是保留着旗人大家闺秀的做派。每日早起用牙线清洁牙齿,每日用头油梳理头发……

后来父亲离开家乡进北京城里学徒,离开家的时候父亲就想好了,好男儿不依靠家里,要靠自己打出一片天地。从今往后只能是自己赚钱帮助这个家,而不会拿这个家里的一根草。

后来全国解放以后,农村土地确权,这时家里又对几间房子进行了分配,哥哥们找到了父亲,老六(父亲的排行)家里给你留了一间房。父亲直接就说你们孩子多你们住吧,我在城里就不去住了。父亲在逢年过节时回老家总会给兄弟子侄们带去礼物和欢乐。即使是在经济困难时期自己家都困难的情况下,也要尽自己的可能去给他的兄长子侄们带去希望和帮助。记得那些年妈妈在收拾衣柜、箱子时,只要父亲看到总会说,这件衣服拿出来吧,给家里的大侄子穿着合适,或是那件衣服给老家的孩子们吧。母亲是善良的人,很理解父亲,往往都会拿出来包好留待父亲回老家时带上。父亲还会将自己的零花钱攒起来,留着带给老家的子侄们。

村里的兄弟子侄们对父亲除了亲情还有一层敬重。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老家的亲戚们来北京家里串门儿走亲戚。久居乡下从没出过远门的大伯进门之后就一直盯着家里大衣柜门上的镜子。喝茶、吃饭聊天时一直盯着那里看,直到快走了,终于说出来的话让大家楞住了,之后就是大家一阵哈哈大笑。知道就要走了的时候大伯说出了憋了半天的话:六兄弟,你们家的后院就不让我们看一看了?言语间有些不满的意思。后院?父亲有些愕然。大伯指着房间里的大衣柜门上的镜子说我看了半天了。此言一出 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原来是房间里的大衣柜门上的镜子映照出一道热闹的场面,使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大伯误认为那是一个热闹的后花园呢!

后来到了全国三年困难时期,记得老家来人诉说农村粮食歉收,饿肚子了。向父母亲求助,父亲和母亲商量后决定尽量自己节衣缩食苦一些还是拿了些钱和粮票、买了些粮食还打包了一些衣物给乡下的亲人带走,临走时做了炸酱面让他们吃饱了饭再上路。

那些年父亲虽然进了城但是一直没有和家乡那片土地断了联系,一直在关注着农村的发展和变化。后来从土改、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好,老家人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记忆里那一年我和父亲一起回老家的时候看到的农村建设的新气象……农田里麦浪滚滚,走在新修的林荫大道上,左手方向是新建起来的养牛场、右手边是大片的丰收在望的金黄色的麦田。蜿蜒曲折的河水清澈透明、看得见河底的鱼虾游弋。宽阔的大路上看到三三两两的年轻人骑着自行车飞快的掠过。大路两旁耸立着的高大的白杨树随风呼啦啦地歌唱,歌唱着丰收的喜悦!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气象!那些年是我国走出三年困难时期之后迎来的农业大丰收的年景。可谓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小时候跟着父亲回过几次老家,每次父亲的到来都会给老家的大人、孩子们带来欢声笑语,我还从中看到了那浓浓的掩饰不住的亲情。每次大人们聚在一起聊天,我们小孩在一起就跑出去玩。我记得那时的老屋后面就是一条清清的小河,河水清澈有水草还有小鱼、小虾游弋其间。走过小石桥就是一大片绿色的林子,树林里还看见有一个大石雕 王八驼石碑。跟着堂姐妹们走出树林子回到老屋里,大妈已经用大柴锅做好了爆玉米花灶台里还有香甜的烤红薯。

记得那些年每到丰收的季节,老家的亲戚总要来城里送上土地的馈赠、丰收的果实;新鲜的玉米、香甜的红薯、晶莹的小站稻米…。而每到这个时候爸爸妈妈都会做些肉菜,买些烟酒款待老家的亲戚们,走的时候再打包一些衣物带走。

后来农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父亲的子侄们在农村都是壮劳动力,年终分红都要挣到不少钱。农村的子侄们都长大成人了。记得那些年每年都有年轻的堂哥带着即将新婚的媳妇进城来置办嫁妆,每次来人妈妈都会带着他们上街置买新衣服、新毛衣、新被面。采购回来还要再做上一桌丰盛的饭菜招待他们,那时我还在上学记得每逢这时都是吃饭有些迟,吃完饭就匆匆去上学。就记得新媳妇的新衣服还有那些新买的红红绿绿的衣物被面看得我眼花缭乱。

父亲的子侄们都长大了,有的还在农村担任基层的领导工作,看见他们长大成人父亲很是高兴。但是他们遇事还是会请教并尊重父亲的意见。记得当时担任村支书的堂哥遇见了一件烦恼的事,写信给父亲倾诉,当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堂哥与村子里一个地主的女儿相爱了。上面领导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情,找堂哥谈话,这件事在当时被上升为立场问题。作为一个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面临着究竟走什么道路的选择。在堂哥面前有两个选择,要么不担任书记的职务与地主的女儿结婚而且还要面临被开除党籍的处分,要么继续担任书记的职务与地主的女儿分手。

这件事折磨着年轻的村支书……他想到了我的父亲,这件事他与父亲通过书信往来倾诉着自己的心事和烦恼。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个人只能服从组织的安排。但是他太需要一个他所尊重的长辈能理解一个年轻人的爱情和事业上的取舍,并能够来倾听他的心声。

父亲刚退休那段时间经常会隔三岔五的就去老家住两天,与乡亲、兄弟、子侄叙旧聊天,睡睡热炕、吃吃柴锅做的饭,呼吸着农村的新鲜空气,感受着浓浓的乡情。

后来随着年事渐高,父亲在行动上已经不是那么灵活了,怕给人添麻烦,就不常去了。但是逢年过节老家的亲戚还是会来看望老人。

文章作者

tree漪

发表文章44篇 获得4个推荐 粉丝55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