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ree漪
2018-11-25·阅读时长2分钟
记忆里的法源寺
小时候经常去法源寺旁边的工人俱乐部看演出 。记得出了家门穿过胡同走进骡马市大街 ,再到菜市口大街,再进一个稍微大一点的胡同,拐来拐去再进入一个窄窄细细的小胡同,从里面出来到了那条宽阔的胡同才能看到 坐落在胡同深处的法源寺。那条细细的小胡同像一条影子似的线 伴随着肃穆的法源寺印记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多少年过去了,一想起法源寺就是当时的情景 是那种影影绰绰的感觉,而且背景总是在傍晚时分,那古老的寺庙幽幽地浮现出来,有几分肃穆和神秘的色彩。
古城墙&地下铁
北京最早的地铁一号线,是在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施工建设的。是在原来的古城墙和护城河的基础上兴建的。回忆我小时候曾经流连往返的,耸立在那里的古老而高大厚重的古城墙和城墙下的护城河。那时候走到护城河边过桥的时候总要用手挨着个的抚摸着数着桥上的汉白玉雕刻的栏杆,一个、两个、三个的从桥上走过,过了护城河,人站在城墙底下需离开一大段距离才能仰头看那城墙的上面。人在巍峨雄伟的城墙上面是那么小的一个小小的黑点。古老的城墙和护城河还有我曾经多少次抚摸过的护城河桥上的汉白玉雕刻的栏杆从地面彻底消失了,曾经以为那巍峨雄伟的古老城墙会永远耸立在那里,而后来才发现那曾经雄伟的古城墙只能留存在我的记忆里了。以此类推,曾经我们居住的平房四合院不也是推倒盖成了高楼大厦。古老与现代的冲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对矛盾。现在社会发展规划中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了,国家正在规划留有古建筑保护区,将古老与现代文明融合为一体。
西洋钟
高中是在一所有历史的老学校同时也是北京著名的中学上的。当时的学校还是老房子,教室都建在一个个幽静的小跨院里,一个个安静的小院子旁边是学校的大操场。主楼是一进学校大门的二层木质结构的涂着红漆的小楼,图书馆也在这里。那天下午第一次去图书馆看书,正在聚精会神的时候,突然听到了清脆悦耳的鸟叫声,抬头一看原来是那挂在墙上的西洋钟的窗子打开了,一只色彩鲜艳的小鸟跳出来清脆地叫着报时。
沉重的大宅门
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和我的同学从那条通向著名的大栅栏商业街前面的斜街上拐进一条幽静的胡同,有着青灰色砖墙的那条僻静的胡同深处一座有着高高的门槛和黑色厚重大门的宅院,推开那宅院厚重的大门,抬高腿才能迈过那道高高的门槛。一进院门有一道深栗色的屏风。过去才能进入高大的房子里,进到屋子里先看到的是一个高大的紫檀木条案,上面摆放着掸瓶、瓷器和那种玻璃葡萄、琉璃花。出了这间房子后面是一个有好几间大房子的宽敞的四合院。因为都是深褐色的颜色这高大的房子让人感觉很压抑让人喘不过气来。而且这大房子里面我看到的人也都是冷冰冰板着面孔的,让人一看就有逃离这里的欲望。带我去这个院子的女孩是我的同学,这个大宅院是她的家。她平时话不多是一个瘦瘦小小的有着苍白的皮肤和细细的眼睛的很内向的女生,她平时说话的声音总是那么的细弱。她跟我说爸爸有两个老婆,那个板着面孔的女人是她的二娘,她的妈妈已经不在了。虽然她住在这深宅大院里但是感觉不到家的温暖只有那种令人很压抑、冷冰冰的感觉。当时我只是可怜我的这位同学生活在这样一个没有感情的房子里,这里没有温度,这不是一个家的感觉。
同学
多年不见的初中老同学聚会,一个女同学过来跟我说,当年学校组织春游的时候我们家困难只给我带了一个窝头。休息吃饭的时候你给了我一个糖三角吃,我说是吗,我怎么不记得有这事。她说你可以不记得,但是我得记得。
发表文章44篇 获得4个推荐 粉丝55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