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冰点1307
2019-03-25·阅读时长4分钟
一、
看《地久天长》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血缘关系,究竟是什么呢?
故事的开始,一对无法再生育的夫妇,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独子星星。从此他们远走他乡,斩断了与过往的联系。
很多年以后,男人说了一句话:我和她都是为了对方而活着的。对她来说,时间已经停止了,剩下的只是慢慢变老。
是否对于上一代人来说,活着就是为了看着孩子长大成人、结婚生子?
后来,这对夫妇收养了一个孩子,假装他是当年死去的星星。孩子离家出走,夫妇二人在小镇上找了一圈,最后放弃了寻找。男人说:就当他已经死了,反正他也不是星星。
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虽然同样爱着,却终究无法付出所有吗?还是说,因为没有血缘关系,所以才选择放手让他过自己的人生?
因为计划生育,女人怀上二胎时被强制流产,导致终身不孕。当时负责计划生育的主任因此而自责了大半辈子,而她丈夫的妹妹,甚至想牺牲自己去帮男人再生一个孩子。
假如当年有第二个孩子,就能弥补星星的死对这对夫妇造成的内心缺失吗?
影片中有许多节奏缓慢的过渡镜头。在那些留白的缝隙里,年轻的我总是在想着这些问题。
二、
这些问题让我想到了我最喜欢的日本导演——是枝裕和。在他的电影里,经常出现有关亲情、家庭、血缘的元素。
在电影《如父如子》里,两个小男孩出生时被抱错了,直到六岁才被发现。
在此之前,福山雅治饰演的中年精英男,对“养子”的要求非常严格,总觉得儿子不如自己那样上进;而他的亲生儿子是在杂货店长大的,有一个很随性的养父。当这个儿子初到他井井有条的家里时,他立下了各种规矩,试图纠正小孩的生活习惯。
所以,血缘关系和后天养育,哪个的影响更大?到底有什么是可以被改变的,又有什么是被刻进“血脉”之中,无法改变的?
大概不论是谁,都会做出“将两个小孩换回去”的决定吧。大概所有人都会觉得,“抱错了”的六年会被此后更长的时间冲淡,而“血缘关系”才是牢不可破的。
影片的最后,福山雅治陪着自己养了六年的小孩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对他说了很多个“对不起”。对不起我弄丢了玫瑰花,对不起我对你太严厉了……
我想,他没说出口的那句应该是:对不起啊,爸爸虽然很爱你,可爸爸不能继续做你的爸爸了。
而在是枝裕和的另一部电影——《小偷家族》里,反而是六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组成了最亲密的三代之家。
无论是拿着前夫养老金度日的老奶奶、杀过人的男人和女人,还是离家出走的少女、被父母抛弃的男孩和女孩……他们原本都是毫无瓜葛的陌生人,背负着各自的秘密艰难度日,却在这里成为了真正的一家人,彼此相爱,彼此依赖。
他们做了很多“不可告人”的事情,躲躲藏藏,只是为了能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他们甚至愿意牺牲自己,来保护这个“家”不被拆散。
老奶奶说:子女是没办法选择父母的,所以自己选择的反而羁绊更强。
在老奶奶去世之前,“一家六口”曾经很开心地去海滩玩耍。男人和女人带着三个小孩在海边玩水,老奶奶坐在沙滩上,用口型对着他们喊出了——“谢谢你们”。
谢谢你们陪伴着我。谢谢你们在我生命的最后,重新给了我一个“家”。
这个时候,他们的羁绊早已超越了所谓的“血缘关系”。
三、
然而电影只是故事,生活才是真实。
我今年25岁,还是只单身狗。而我妈在这个年纪已经有了我。
我从来没有问过她,“我”对她而言究竟有什么意义。我只知道,她愿意为我做任何事。
在我还小的时候,爸爸在外地工作。大部分时间里,是妈妈骑着摩托车,带着我风里雨里地上各种兴趣班。她是一个有自己追求的女人,小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却也没有因此减少对我的照顾,还是让我各种兴趣爱好全面发展,并且上了很好的大学。
我总是会想,究竟是什么支撑着父母为我付出了这么多年,而他们又从我身上获得了什么?
我跟朋友说,如果我不想生小孩,一定不是因为经济上负担不起,而是我觉得,我很难像上一代人那样对孩子付出了。我有太多想要自我实现的事情,难以想象这些事情如何同“养小孩”共存。大概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排序里,很难再把“孩子”排在“自己”之前了。
有趣的是,当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谈论起“生小孩”时,往往都在讲自己有多么“不愿生”,譬如生活成本太高、教育起来困难重重、自己还不够成熟,甚至是不愿让小孩来到这个不美好的世界……但却少有人说起自己为何“想生小孩”。
“喜欢小孩”这个理由总觉得有些表面,“用小孩维系感情”的想法又似乎早已落伍。更多的人,似乎觉得这是一件“人生中必须要做,而恰好不太讨厌所以就做了”的事情。
可是为什么必须要生小孩呢?为了缓解社会老龄化做贡献吗?还是家里有皇位需要继承?
就算是为了“传宗接代”,延续“血缘关系”,那传承下来的又是什么呢?
有一个我很喜欢的学姐,在25岁的时候有了宝宝,她在一篇文章里写到:
“在怀孕之前,我觉得我的生活已经达到了历史上最稳定的阶段……尽管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可能看了新的电影,去了新的城市……但这种变化,和小宝宝一个月增重50%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觉得也许我应该用新的方式给生活增加一些变化了。”
我有点喜欢这个观点。
我想象了一下:有一个小生命,从自己和另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那里,各自继承了一些特点,形成了他自己,也因此将两个人“糅合”在一起。他就像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于是他的成长,他的喜怒,他的一切,都好像拓展了自己的人生体验一般。
为了“自己的一部分”能变得更好,也就能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甘之如饴了吧。
这大概是我能想到的,所谓“血缘关系”的力量了。
四、
最后,希望全天下的家庭都可以幸福。
不管有没有血缘关系。
发表文章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快乐请烟火地嚷,忧伤请汪洋地放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