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我的老师〡初识木心

作者:六粒米

2019-04-28·阅读时长2分钟

403人看过
岁月不饶人,我岂饶过岁月——木心这句话就是真的说自己。

遇到一篇讲述作家衣品的文章,好奇赶紧点开阅读。全文列举了十几位文豪,只有一位东方面孔,拄着手杖,黑礼帽,黑大衣,黑西裤,黑皮鞋,在雪地里行走的姿势。最要命的是他说了一句“没有审美力就是绝症”。谁说的这么飒爽话?即拍掌叫绝,又怕自己也是绝症而不自知。一看名字:木心。没听说呀。文质彬彬的外表,艺术气息的名字,一丝不苟的气质,竟然让我先想到了日本人。然而,印象中国内有这样形象的作家吗?如果不是木心,国内作家群体里还有谁能登上这样的中西作家衣品榜单呢?为什么国内的作家给人的是另外一种视觉效果? 

查了资料才知道,这是笔名,取自诗经“木铎于心”。中国人,祖籍浙江乌镇,生在大陆,遭遇运动后,飘去台湾,八十年代又到美国,最后四年隐居乌镇,叶落归根。台湾人说他是大陆人,大陆人以为他是台湾人,只有美国人知道他是中国人。

木心出自乌镇大户人家,地道的少爷出身,母亲在世还能给他讲杜甫,家里富裕的可以每天用明清古董喝茶,十几岁从未自己上街买过东西,早起丫鬟已经在斑鸠声中把早餐奉上。他的确出身贵族,这贵族气也从未掉在地上。即便文革期间,他被软禁坐牢,依然一丝不苟的对待自己。他坐牢期间,把陈述罪状的纸用来写作,在桌上画键盘练习音乐。他说他年青的时候听不懂贝多芬,坐牢的时候懂了。他说要不是文学,不会害他遭遇劫难。依然是,要不是文学,他活不到今天。你听着心酸,看着落泪,然而他却说: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在美国期间,陈丹青等朋友撺掇着木心讲自己的作品,初步了解大家的基础后,发现还是穿插着讲文学史。木心是有文学自觉性的,其中的诗歌尤其出色。读到木心的作品,自觉闭嘴,不是不言,是没资格言语。没有文学的宽度,你插不上话;没有文学的深度,你读不懂他的话里有话;没有艺术造诣,欣赏不了作品的韵味。陈村评论,木心的中文是高标准的。再结合老舍先生提及的写作指导,也提到诗词对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就明了,木心举重若轻的背后,烧菜、吃饭、洗澡都看书,简直就是吃苦当吃补,用心何其良苦,文学造诣何其深。

岁月不饶人,我岂饶过岁月——木心这句话就是真的说自己。整个人生就是越挫越勇,你给我一巴掌,我回你一拳头。勇士的对决,必须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生活给你的苦头,从来都不是要打倒你,它要唤起的是敢于站起来对决的人性。经历那场运动的木心,一丝被摧残的精神面貌也没有。他是一位彻底的艺术家,用行动、用语言、用文字、用绘画,在灾难中,在忧伤里,嫉俗如仇,爱雅如命,这就是木心,把自己活成一件艺术品。



本想用从木心学到的写木心,一下笔才觉不够格。俏皮不起来,幽默挥不出,连犀利也甘拜下风,只能姑且抛砖引玉了。木心在形容读书好高骛远的时候,打了一个比喻,一个小孩,还没长牙,咬起核桃来了!

给老师鞠一躬,木心老师,说的极是。站直身体,老师放心,学生戴的是烤瓷牙,不怕咬核桃了!

——好险——顶牛这事儿,只有水瓶座能治水瓶座吧。

戴着烤瓷牙吃核桃,味道一般,不得以,但不提倡,还是听木心老师的吧——读书从浅的开始,浅到刚好可以居高临下。

文章作者

六粒米

发表文章6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9人

这个家伙看着挺正常,不正常的都在文字里。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