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风味的小行囊

作者:鱼乐

2020-12-14·阅读时长6分钟

168人看过
医学病理是有执行标准的,而对于一个农副产品来说就很难有标准了。

被送进武汉协和医院发热门诊是因昨天从杭州回来当晚睡觉就已经发高烧了。走进发热门诊的第一件事,除了挂号缴费外的第一流程就是做有关于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抗体,以及等到出结果后的肺部CT。这是目前发热门诊的必要流程,或者说是执行标准。

医学病理是有执行标准的,而对于一个农副产品来说就很难有标准了。

过于粗放的国标导致了茶叶在出口时期或者在出口的时候有一定的执行标准。而更多的茶企业和茶作坊中采用的则是自己企业标准等,说白了就是没有标准。粗放式的管理方法与“标准”导致了各路人马以私房茶或神奇的风味引以为豪,亦或以商品交易的金融属性来定义产品的好坏。甚至还有说茶叶无标准才会让茶叶更有意思的说法。

待在酒店喝茶,两人一待就是两宿。杭州的水无需过滤,天然的千岛湖使得杭州的水矿物质含量比较高,特别是钙镁离子,能直接使得茶叶析出物质含量比较高以及汤质的甜润感。没有什么比待在一起喝茶会显得更有意思。喝茶人大多数时间首先就会偏于安静,偶尔闹腾一番也只是作为调节。

由于她还没有下班,所以独自先喝了一泡头采的白毫银针。因水质的不同,在杭州泡出来的茶汤色泽会显得更透亮,汤质感比较饱满。毫香与花果香兼具,只是在这里喝到的头采白毫银针会显得可可香更为饱满。

不知道是因为杭州工作的氛围还是说中国在融入了西方资本市场之后的自由经济体的表达,导致打工人的一天几乎是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的。从早上八点半到晚上六点,还夹杂着六点到午夜十一二点,这里成了打工人的常态。疲于奔命也使得很多人不得不以这种方式来维持生计。可以说没有人喜欢,无非不是有个人的经济目的而已。加班无非是因愚蠢所造成的。而这种愚蠢也导致了企业中的内耗,于是就有各种怨言的产生。难免谈得上对工作的热爱,不容易的是能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精力才是最重要的,而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当事情做完的时候永远都会来新的事物。油水就是这样被中国资本家榨干的,与哪个党派执政无关,人性本如此。

再等到她来住处的时候几乎已经转钟,就从老丛梅占开始。对于这款茶来说我,做茶的师傅周哥对这款茶还是充满着无比自信,因为风味特别突出,对于接触名丛和各种香气的茶来说,乌龙茶是首选,岩茶当仁不让。但这也不是说所有的岩茶都叫传统。林馥泉在《武夷岩茶的生产及运销》中写到岩茶要高温在110℃焙两到三分钟然后转为80多℃进行焙制两到三个小时。关键在做青的透彻,而不是一把火解决武夷岩茶所有的问题,焙制高火基本上是放置到隔年或者陈年来进行饮用了,为了防止返青。

在青竺,我们还是一同去的和创园店,因灵隐店人多,加上消费水平远远高于这边,所以还是找了和创园这边。灵隐店那边的茶室是坐落在西湖龙井茶山里面的,和创园是人造景,打造的一个人文景观。杭州这样的直营品牌比较少,多半打造一个空间就是自己玩,然后再做一些符合自己调性的产品。傍晚的青竺显得更加静谧,庭院深几许,茶室的安静足以慰籍在城市中不安分、不坚定的心。在这里我似乎没有看到这家店员哪里像做茶的,除了穿上茶服的时候。而换下茶服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一个本真的人,事茶只是一份谋生的职业而已。茶无非是生活门外的事物。

日式的茶空间,属于冬季的植物插上几支,使得简单的茶室中别有风趣。来的时候,写善的主理人杨超就给了我三泡茶,因产地的不同,属于小产区的肉桂使得茶与茶之间有着更加细微的差异。周哥的奇兰,简直喝起来就像是在喝花露水,香溶于水的,加上做青与揉捻的精湛,导致香气层次变化更为丰富。

来杭州,除了茶,咖啡也是不能忽略的一个风味特色。杭州的咖啡馆,有的在大众点评上排行特别前面的,也有不怎么玩大众点评的商家依旧做着自己小众的内容。位于城中的悠然咖啡,就是饱记和三联共同提到过的一家。老式的咖啡馆在夜晚下灯光略显的沉暗,几乎去哪里的都是老板的熟客,或者慕名而来后被黄老板的某一支豆子打动后留了下来。我和辰山田是因为风味而来。心想一个潮汕人为何要把店开在杭州呢?潮汕人多功夫茶那么有名,而这个潮汕的老板如今喝茶的次数远远少于喝咖啡。

我俩各点了一直日晒的瑰夏和肯尼亚咖啡豆,一个是富裕的花果调和清晰明朗的茶感,而另一个是活泼的水果香。由于我们对咖啡了解甚少,全程都需要依靠黄老板的讲解,关于余留的风味,辰山田几乎是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方式进行,而黄老板并不反感。我们也不觉得他在念经,讲解是他的工作之一。我们能看到在杭州的茶叶冲煮、茶室接待与咖啡馆,从事者只不过以此为一份职业而已,不用去在乎一杯茶或者一杯咖啡能带来是否有更多的利润,而专注出品的态度就已经为他们的职业加了分,而这一点武汉的茶圈与咖啡圈做不到。属于东方体系的茶与欧洲体系的咖啡本来就是两个不一样的风味地理属性,精神状态自然也不一样。但在武汉,二者的精神面貌及其相似,武汉的茶圈是高逼格的端着,其实逼格是一种态度一种人设,人人皆可成为逼格;武汉的咖啡冠军多,这也造就了他们也会端着。这就自然而然亲和力不强了。因为九省通衢的武汉自古以来是码头文化的中心,这里人早就吃惯了这一套,相反别的方式还不适应。无非简单的一杯水而已,何须又把态度搞得那么复杂呢?倒是身处与龙井深处的杭州咖啡馆,把两种文化又能做到一个巧妙的融合。黄老板倒是说了一句大实话:常年喝茶的人,他的胃会对咖啡有所不习惯,反过来也是这个道理。

国内对于茶来说还是一个看资质与年龄的阶段,并非年龄大的就一定生活经验丰富,只不过他们吃的饭会多一些而已。对于农副产品的茶来说,农民生产是很难有标准的。茶是农产品,文人却又喜欢当做文化,两个行业的事情来进行自然就很难做到有客观标准了。茶与咖啡从一杯饮料的角度是本质是相通的,但是从品鉴的角度是不同的概念,因为从事者都会加入自我的意式形态和主观表达。喝茶,实际上又是传递自己的文化的时候,不以教育的方式给对方带去压迫感,尝试让对方持续去喜欢这一杯茶,而不是将茶过度神话。

在咖啡馆我们几乎能待到九点半,剩下的就是去加减奶茶去看看辰山田调的风味茶饮。对于奶茶风味,我是向来只喝三分之一的,调过香的清香型乌龙茶与白玉丸子交织在一起,乌龙茶的清香与蜜制白玉丸子的甜爽形成了鲜明对比,二者又在风味上做了补充。原本作为奶茶的研发,几乎是对所有的调饮饮料茶有了更深度的分析,对于糖、水果的风味理解与辩识更是需要有深刻理解。研发并非小事,除了天赋外,还需要对味觉做一个深度的原始积累。

武夷岩茶奇种几乎没有什么人去制作,做了也不好说,原本是属于口粮茶的武夷岩茶现在这样的品种似乎成了小众玩家的头等把玩。在奇种中解锁武夷岩茶的新风味。

景迈生普,由于我们喝生普并不多这也造就了我们只是觉得这款景迈生普还不错,至于工艺我们相反还不是特别了解。

在从杭州回武汉的路上,轩哥说在非典期间,有部影片就拍到了杭州的某一家茶馆。落地窗式的建筑里面却是蒙古包,蒙古包里面放着的是一箱一箱茶叶。那是因为电影中的女主角曾在非典期间做了志愿者,却又不幸感染身亡。因为男友知道女友生前爱喝茶,于是就在这里建了一座茶坊。爱情的力量固然是伟大的,但所有的精神恋爱最终还是需要肉欲本身。这也就是汤显祖为什么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意思了。

人毕竟还是在现实中充满着有关物质的情感,杭州不一定有好茶,但一定有好的西湖龙井。冲着风味而来又因风味而去,风味的味觉积累恰恰是成为了感情世界的动力,就算是对人的接触,细微的感受也会令人妙不可言。我们像极了风味的小行囊,细微的体味因时间而变得明亮。

文章作者

鱼乐

发表文章3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人

每个喝茶人心中都有片远山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