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雪夜拾味录 · 特别刊 | 径山茶事:茶禅一味润江南

作者:鱼乐

2021-02-06·阅读时长4分钟

285人看过



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清茶度山翠,闲云来竹房。


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长。向晚禅堂掩,无人空夕阳。


径山茶,产自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宋朝翰林学士叶清臣在他的《文集》中说:"钱塘、径山产茶质优异"。清朝《余杭县志》载:产茶之地,有径山四壁坞及里坞,出者多佳,至凌霄峰尤不可多得,径山寺僧采谷雨茗,用小缶贮之以馈人,开山祖钦师曾植茶树数株,采以供佛,逾年蔓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即今径山茶是也。






身为绿茶,径山茶的名气远远比不上杭州西湖龙井与碧螺春,但要深究其历史渊源,其他绿茶都难望其项背。都说“茶禅一味”,径山茶的的确确是因寺而生、与僧俱来的茶叶。




茶在最早的时候,就是帮助僧人们调理饮食与睡眠,帮助僧侣们修心静思的饮品,以茶助禅,于是产生“茶禅一味”的说法了。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佛教的传播,特别是禅宗文化中唐朝的风盛。后来做唐朝的寺庙中,出现了僧侣们种茶的景象,这也影响到了后来松萝茶的摘种与制作,也影响了后世武夷茶、武夷岩茶的发展与盛行。一些寺庙中,还有属于自己的茶园,这时的径山茶,正是于此而来。径山茶的产地径山位于浙江省余杭与临安的交界处,从杭州开车大约一个半小时可到达,它是天目山的余脉,因径桶天目山而得名,山上有千年古刹径山寺。径山,草木灵秀,云雾缭绕,是茶树的绝佳种植地。依山绿涌成浪的茶树,终年饱食山水富氧,与竹海耸翠相伴,清明灵气,全部都聚在这一芽一叶上。径山茶始于唐朝天宝年间。视“茶禅一味”为至高境界的日本茶道,其渊源则要追溯到南宋时期径山茶的传入。






唐代高僧怀海被视为“禅茶”的创始人,他制订的《百丈清规》是对僧侣做出的一整套规范,包括僧人坐卧起居、长幼次序、饮食坐禅和行事等。这部8万多字的《百丈清规》中,多次出现了茶的记录。其中“茶”字325个,“茶汤”65处,“请茶”21处,“吃茶”15处,可谓名副其实的处处见“茶”。所以,茶对僧人来说,是礼佛、参禅、论经、悟道的一种辅助。





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的一天,一位已近耳顺之年的高僧密庵咸杰,应诏住持径山兴圣万寿禅寺。虽然他只在径山传法不到四年,但其却犹如参透佛法一般,悟到了径山茶与佛法之缘。于是他置身径山茶宴,漫观寺中繁盛香火,感怀及身,遂作《径山茶汤会首求颂二首》。“其二”诗句本是一首五言律诗,释咸杰最后却用“一茶一汤功德香,普令信者从兹入”进行收文结尾,可谓是添字加情,德高诣深尽显,也道出了茶香与禅香的一致境界。径山茶,又叫径山香茗,这款曾经一度失传的历史名茶,之所以被称为“禅茶一味”或者“佛茶一味”,不仅仅是因其出产于佛教圣地的径山,而与佛教结下的颇深渊源,也因其在弘扬佛法的过程中演绎出的径山茶宴,所带给人们喝茶讲禅的文化体验,即可以通过茶来帮助领悟禅的真谛,这或许也是径山茶成就名气的文化内涵:因寺而生,为僧而来。






茶圣陆羽更是慕名而来,隐居径山,汲山泉煎茶会友,潜心研究,著就了传世名篇《茶经》。随后,日本临济宗禅师南浦绍明前来径山学习佛法,仰慕径山佛法的同时,还沉浸于径山茶宴的雅韵氛围,于是他趁便就利一同把径山茶籽和径山茶宴也带回了日本,通过逐步演变,成了如今的日本茶道。“茶圣著经之地,日本茶道之源”的美誉也从此冠之径山,也赞以径山茶。然而到了清代后期时,因各种原因,径山寺曾几度被毁,径山茶也逐渐衰落被人淡忘,制茶技艺也几尽失传。直到上世纪80年代,因径山茶所承载的山与水、茶与寺、禅与经、诗与文等深厚文化内涵,人们纷纷着手开始恢复研制,慢慢地径山茶又重回了人们视野,径山茶宴也回归了当初的盛名。很快,径山茶即荣获“中国文化名茶”称号,并对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径山有着独特的茶宴,径山茶宴就属于礼仪茶会,它是宋代余杭径山寺茶事礼仪和茶汤煎点的规范程式。如今的径山茶宴已经成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那么问题就来了,寺院茶宴早在唐代就有,宋代寺院饮茶之风更盛,在杭州的天竺寺、龙井寺、报恩寺都有茶宴。苏东坡在《游径山》诗中:“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途中勒破千里足,金鞍玉镫相旋回, 人言山佳水亦佳, 下有万古蛟龙渊”。对径山雄伟, 气势磅礴, 山明水秀作了生动的描绘。蔡襄在《记径山之游》中赞径山茶与泉:“松下石泓,激泉成沸,甘白可爱,即之煮茶。凡茶出北苑第品之无上者,最难其水,而此宜之。”径山寺始建于唐代,嘉宝年间宋宁宗品第江南各寺,尊表五山,径山寺列五山之首为禅林之冠。径山寺在宋代众多寺庙中绝对算得上是霸主级别的。如今,我们依然能在史料中寻得径山茶宴的记载。








此时的径山茶也早已天下闻名。在径山,这里特有的黄红壤,土质肥沃深厚,结构舒松,有机质、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含量非常高,是利于茶树生长的好土壤。这里云雾缭绕,树木竹林也分散了阳光的直射,充沛的雨水、温和湿润的气候和山区较大的温差为茶叶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极好的生活环境。







“茶禅一味”,是中国独有的。我大致还尚不能完全理解,但很多茶馆中为附庸风雅,挂出“禅茶一味”实在也令人贻笑大方。如果说茶禅一味的茶道,那及其有可能是:茶中岁月,以心驭茶,以茶融心。由心化柔,以柔入静。由静入净,以净入静。由境化净,天人合一。心若着相,禅是禅,茶是茶。心若清净,禅是茶,茶便是禅!


正值暖阳普照,真的不妨趁着春色尚好,择一日邀一人,览尽五峰双径的风光山色,品味第一禅茶的风清雅韵。

文章作者

鱼乐

发表文章3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人

每个喝茶人心中都有片远山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