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沐有芽
2018-02-16·阅读时长3分钟
1998年,我第一次意识到生肖的年份。大年廿九晚上,自个儿跑到邻居大伯家串门。实际上是去看看人家有没有什么我家没有的好吃的,我蹭一点。小短腿跨过当时看上去高高的黑旧门槛,只见大伯家厨房里热气氤氲,顶着天花板。大妈正在灶台上忙活着什么,小姐姐坐在灶台下的小板凳上帮大妈烧火。大妈见我扒着门框过来,连忙唤我过去,笑眯眯地夹了片刚炸好的虾片。问我好吃么!我使劲点头“嗯”了下!大妈说:“好吃桌上还有,自己拿。”说完摸摸我的头继续炸着。我爬上高高板凳,张着脚一边吃一边看她们炸,感觉好吃又好玩。好像平常吃不到只有过年才有的东西都特别好吃,虽然家里妈妈也会炸,但到别人家吃会感觉有点不一样,一家一个味儿。在厨房的热气下,我看见客厅里贴好了新的年画,一只俯身欲待捕猎的大老虎,旁边写着“1998 虎年”,年画底下部分印着许多细小的字。我爬下凳走进一看----密密麻麻的全年日历。
炸虾片吃地我犯腻,于是我就准备拍拍屁股走了,回头说了声:“大妈,姐姐,我回去了哈!”大妈说:“不再吃两片,多玩一会儿?”
“不了,我回去吃,嘻嘻。大妈我走了啊…”
第二天就是年三十,印象里,这一天开始已经完全进入过年的气氛,晚上会特别热闹,家家都很热闹,明天还有妈妈买的新衣服穿。妈妈好像给买了解放军的衣服,我就是个小解放军。起床穿好衣服,妈妈已经烧好了早饭。我昨晚冻得僵硬的毛巾放进妈妈给我调好的热水盆里,看毛巾一点点变软,嘻呼嘻呼几下洗好脸。吃完早上便饭,我今天就要开始门里门外各处溜达了,早上不是正餐,随便吃什么都行,我要留着肚子吃一天不重样的东西。
先跑到奶奶家,看奶奶在张罗什么。一只鸡和一只鸭,早上爷爷都已经杀好,只等奶奶下锅。还有一大块带肋骨的腌猪肉,已经在大锅里。爸爸准备的是腌猪头,和奶奶家稍稍有点不一样,我可以吃两样东西,开心!
爷爷见我没什么事,便说:“小孙子,把这些斗方帮爷爷贴一下。”我帮爷爷涂胶水,在学校做手工课一样。涂好了递给爷爷,贴上后看哪里有角翘起来再补一点,使劲摁两下。把家里大大小小的门都贴好,全都是红红喜喜的。爷爷这边贴完我跑回自家屋里,问:“爸爸,我们家斗方呢,我来贴。”爸爸放下手上活计指着八仙桌上的一卷红纸说:“诺,在那儿,别弄破了哈!”“哦!”
到下午,各种大家伙该登场了,爷爷布好八仙桌,奶奶捞出鸡和猪肉块,放进早已准备一旁的红色木桶里,浅浅的口像个大平底锅,桶把上镶着带纹的铜片。爷爷庄重地将红桶放在红色的八仙桌上,两侧放着对双层锡制烛台,插上新红烛,点上火后爷爷手提一只黄纸糊的灯笼,攥着一把香,也给我三根香,让我跟他后面。走出门,朝前拜了三拜,我也学着拜了三拜。回过头对着八仙桌再拜三拜,插上香,于地上烧起纸钱。纸钱烧着旺的时候,爷爷说:“孙子,可以去点门口的鞭炮了!”我满心欢喜带上一支香跑出门口,尽自己远地蹲着伸手去点引火线,只见引火线跐溜一下着起来,我撒腿就跑。随之鞭炮声“嗤”…“炸”…“嗤”…“炸”…一阵爆竹声后,门前一片烟雾,弥漫着火药味,感觉可好闻了。回到八仙桌再拜三拜。祭年算是完成,接着把装有鸡和肉的红桶移至灶台前,灶台上挂着灶王爷的的像,重新点上蜡烛和香,同样的流程之后,灶王爷前的红烛就暂时不熄了,直到守夜结束,若是红烛上烛花结得越大,爸爸说预示着来年日子越红火。
祭年的情节都忙完了,可以摩拳擦掌准备开吃啦!奶奶用刀把大根的猪骨头剖下,提给我一根,上面粘着油滋滋,香喷喷的腌猪肉,靠近骨头这些肉吃着最鲜,最不容易腻。就是腌肉太咸了点,吃得满嘴,满脸,满手是油。嫌洗手太麻烦我要趁我能吃下的时候多吃点。奶奶这头吧唧完该回爸爸那头了,爸爸放鞭炮的花样比爷爷多,让我去楼上拿根竹杠挂个1000响,爸爸在楼下给我点着,一路从下面“噼里啪啦”爆上来,竹杆的震动越来越强,我的手越捏越紧,直到最后把竹杆的那头震裂。除了这种传统鞭炮,爸爸还从集市里给我买了以前没见过的40发烟花棒,点着可以对着空中玩好一会儿,比普通鞭炮好看。
同样的灶王爷祭祀结束后,爸爸给我切剥猪头肉,猪头肉的味道和猪肋骨的味道又大不一样。猪头肉上好吃的部位相对少一些,但是更多汁鲜美。
吃完肉,奶奶的素包动手炸了起来,还有三角豆腐,油豆腐,响铃。我找出一根火腿肠,学着烧烤摊上人的手法剥开火腿肠,拿刀划出鱼鳞纹,让奶奶帮我炸,我拿好一个碗直溜溜地盯着锅里,只待焦黄酥脆,奶奶起勺放我碗里。每样得一两个,我的小碗就满了,跑到客厅电视前脆叭脆叭嚼着,看着电视里的西游记,爽歪歪。
天黑下来,家里一天的活计基本忙活停当,伯伯们也到爷爷奶奶家了,桌子上摆满鸡鸭鱼肉,很是丰盛。爷爷奶奶坐上头,伯伯伯母,爸爸妈妈左右分坐,我和堂姐坐爷爷奶奶对面。八仙桌上坐着八个人,四四方方,圆圆满满。
发表文章6篇 获得18个推荐 粉丝19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