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01 发刊词:像管理学家一样思考,成为“聪明”的决策者

作者:姚余梁

07-15·阅读时长3分钟

44人看过

01 发刊词:像管理学家一样思考,成为“聪明”的决策者

7.84MB
00:0005:42

大家好,我是姚余梁。从今天开始,我给大家讲一年的管理学节目。在此之前,我已经教授MBA课程16年了。

你可能会问:工商管理硕士,也就是MBA的课堂上是什么样子的?我也曾经这样问过我的导师。

那时候我的博士快要毕业了,很快就要站上MBA的讲台,心里惴惴不安。导师说得很轻松,他打了个比方:“假设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如果是在本科课堂上,你说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你猜学生会怎么办?他们什么也不会说,而是拿出笔,认真地把你说的话记在笔记本上。MBA课堂就不一样了,你说太阳是从东边升起的,他们马上就会问你:为什么?”

好一个“为什么”。这是独立思考的表现,是刨根问底的精神,也是MBA课堂的真实写照。

在这个节目中,我也会秉承MBA课堂的思考方式,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为什么”来讲管理学的理论。

比如说“为什么在音像专柜买不到童安格的光碟”,我会讲一讲“长尾效应”;“为什么古时候流行结拜兄弟”,我会讲一讲“网络效应”;“为什么火车的轨距都是一样宽”,我会讲一讲“行业标准”;“为什么不同部位的猪肉价格不一样”,我会讲一讲“差异化定价”;“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剩女”,我会讲一讲“搜寻和匹配理论”;“为什么西瓜小贩要包熟包甜”,我会讲一讲“信号博弈”;“为什么啤酒和尿布放在一起卖”,我会讲一讲“数据挖掘”;“为什么要和女友的前男友交朋友”,我会讲一讲“知识管理”。有意思吧?总结起来,这个节目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模块:

第一模块是认知管理,主要是指人的心理和认知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二模块是行为管理,主要是指人在社会和组织中的行为管理模式;

第三模块是消费管理,主要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涉及市场和消费的案例;

第四模块是人际管理,主要包括与自我相关的人际沟通管理理论和思维;

第五模块是职场管理,主要指职场中自我修炼的指导;

第六模块是情感管理,主要指个人情感在管理上的理论和实践;

第七模块是信息管理,主要是指信息科技在管理上的应用。

在我做这个节目的时候,我总在想象你是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听这个节目。我并不希望你正襟危坐在课桌前,拿着笔在本子上刷刷地记笔记,这不是我希望看到的。我更希望你是拿着手机,戴着耳机,坐在车里、站在地铁上、吃着饭、走在路上,用碎片时间听这个节目。

我的节目所涵盖的内容来自MBA课堂,也拓展于MBA课堂。我挑选了一系列职业经理人应当了解的重要管理知识点,保留了课堂中知识的严谨性与逻辑性,同时用生活中的故事娓娓道来。我努力做到深入浅出,让非职业经理人也愿意听,让在校学生和所有爱学习的人都能听懂。

知识传播,以深入浅出为上,深入深出次之,浅入浅出再次之,浅入深出为下。所谓“深”,是内容的质量;所谓“浅”,是表达的方式。这是一个酝酿了十几年的节目,十几年来不断学习、讲解、讨论、沉淀。那些经不起时间考验、撑不过一波波职业经理人挑战的内容早已流失,剩下的,都是精华。

这个节目以传播“软理念”和思维方式为主,传播“硬知识”为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信息时代,具体数字、抽象理论、书本知识都可以轻松上网查到,但能让一位管理者真正脱颖而出的,绝不是这些,而一定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批判性的独立思维方式。

用5分钟来讲清楚一件事,其实很难。比起50分钟的一堂课,5分钟的节目反而更难准备。为了讲好这5分钟,我通常要花上几个小时,把重要的理论、知识、信息整合进非常短的时间里,讲清楚,提炼出精华、再精华。

我把那些非常重要的管理学理论,用大家耳熟能详、司空见惯的生活例子讲出来。有时候,我们每天看到某些事,却从没意识到其中藏着深刻的管理学道理。我希望你在听的时候,会突然一拍脑门,自言自语:“哎呀,我天天看到这事儿,怎么从没想到这里面有管理学的道理,太有意思了,太有用了!”

如果你有这样的一个时刻,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最后,我希望这个节目每天能陪伴你,带给你一个小小的知识点,一年下来收获满满。

我也希望它每天能给你带来几分钟轻松快乐的时光。你能听出我语言里独特的幽默,嘴角一笑,开启美好的一天。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姚余梁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姚余梁·像管理学家一样思考

普通人也用得上的200讲MBA课

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