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亲耳聆听《大风歌》

作者:《江河》杂志

2018-04-08·阅读时长5分钟

518人看过
中国人,从出生开始算起,要填许多关于个人信息的表格。在每张表格里,几乎无一例外都有民族这一栏,而九成以上都是“汉族”。常常会想,自己怎么成为汉族的,而不是其他民族。这个“汉”字从何而来?怎样生成?带着满肚子的问号,初冬时节我出发去了汉江。

大风歌

3.69MB
00:0002:37

宁强县探汉江源

一大早从西安出发,数个小时过去,行至三河口,汽车悬停在半山腰,上望是壁立千仞的峰巅,下望是令人目眩的子午谷,烟云笼罩,曲折幽深。午餐后,当大家昏昏欲睡的时候,眼前猛一下开朗了许多,终于到了汉中。

认识河流,追本溯源,会如同从树根到树梢一样来的脉络清晰。大学时,学校的后门开在汉口罗家墩的汉江堤下。晚饭后,和同学们一起在江堤上漫步,望着夕阳坠落的山峦,看着波光潋滟的江水,想不发“我在汉江尾,君在汉江头”的幽思都难。转眼30年过去,这个愿望终于要实现了,心里有点按捺不住的小激动。


追根溯源  王辛石/摄影


出宁强县城西北40公里,即到大安镇的汉源村。嶓冢山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巍峨,却峭拔险峻,竹木葱茏,没有一个游人,显得格外幽静。鸟儿飞过,清脆的声音在枝叶间似袅袅炊烟般,一匝又一匝,绕来又绕去,末了把人的心也给绕醉了。云深露凝,树叶上明闪闪地像刚飘过细雨,不时有大颗的水珠,顽皮地从上面滑落,在石板上跌成一片碎玉。绕过一面遍生古木的山坡,踩过河滩上滚落的卵石,遥见一股筷子般粗细的瀑布,从山顶一个出口卧有一块极像石牛的巨石的山洞中飞流直下,闪出的彩虹把远处的汉王山给连在了一起。旁边的崖石上,刻着苍劲古拙的三个大字:汉江源。瀑布之下,现有绿潭,从山藤的枝蔓下,悄然向山下淌去。汉源竟出自牛身之下,隐隐昭示着“汉人”要默默去开拓农耕文明。

下山时,看着越流越急的汉江,想这该是怎样的一条河,对汉家有多深的情,才会无怨无悔地在上游汉中哺育“西汉”长大成人后,又千里奔波到下游的南阳,含辛茹苦地照看“东汉”顶天立地,正是两条“大汉”,搭建起了汉民族大厦的骨架。


最早的天府之国

按易中天先生的研究,汉中是最早的天府之国,它不光富庶,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向南是成都平原,向北是关中平原,因有秦岭和巴山作屏障,进可攻,退可守,是再理想不过的根据地。刘邦被封汉王,从山河堰到拜将台的遗址上,我们可以读出刘邦至少抓了“内强经济”和“外引人才”两件大事。这两件事都是在真抓实干,而且抓出了切实成效,山河堰当时就与都江堰齐名,至今依然发挥作用;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且最终在垓下对项羽布下十面埋伏。正是靠苦心经营,刘邦积累下了和项羽中原逐鹿的资本,再不用像在鸿门宴上那样忍气吞声了。


山河堰



古山河堰地图  @中国网


为了写好“引进人才”和“经济发展”这两篇大文章,汉初三杰的“两杰”萧何和张良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张良寻访到韩信并设法让他去汉中,萧何为留住韩信月下去追;萧何修了山河堰,张良接下去修了“张良渠”。参观遗址时,手摸着厚厚的条石,萧何、张良治水的决心,让人过了几千年仍能感到坚如磐石一般。“三杰”汇齐后,更是珠联璧合,一个前线作战,一个运筹帷幄,一个后方保障,这种绝配项羽再“力拔山兮气盖世”,到头来也只能“时不利兮”“奈如何”,想不在乌江自刎都难。

刘邦在开总结会时,很自谦地说这不如萧何,那不如张良,也不如韩信,但问题是能把“三个能人”组合成一个高效团队,众志成城地向着一个目标前进的,只有刘邦。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江湖。羊好赶,人难领,能人更难领。典型的例子,还有刘备。刘备在,五虎上将在;刘备一死,“五虎”只剩下一个脾气好的赵云。不是说关羽和张飞、黄忠、马超死了,才没了五虎上将这个团队,即便他们四个在,没了刘备这个核心,也难成为一个组合。


汉初三杰像

汉中地处巴蜀、荆楚、秦陇和中原的接壤处,八面来风,却又辐射天下。刘邦在“汉初三杰”的辅佑下,身居汉中,心在天下,他要唱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风歌》,自然“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这种思维下,汉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是自然而然的事。汉文化在与周边文化的碰撞中,既能保持自己张扬主导的个性,又能张开怀抱,兼收并蓄,像大海一样,把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秦陇文化和中原文化融会贯通,呈现势连四海的洋洋大观。文化的力量,使得汉朝比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西汉中间被新朝割断后,又在汉江的滋养下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在下游南阳吹响了东汉的号角。即使式微进入三国时期,仍有蜀汉在延续,极力想恢复汉室昔日的荣耀。由此可见,一个“汉”字的根,在人们心中扎得有多么深。


古汉台 常璐/摄影



两汉三国,真美汉中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如今走在汉中人为创立“两汉三国,真美汉中”城市品牌精心打造的“一江两岸”风景带上,真是“一页风云散,变换了时空”。

我们和陪同考察的当地文化专家边走边聊,他看问题的角度很独特,说一个地方美不美,不是看来旅游的人怎么说,而是要世世代代居住在此、生活在此的当地人发自内心地认同。你走在大街小巷上,随便问一个汉中人,聊到汉中都深以为傲,历史故事讲完,接着会告诉你,我们这里不光有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羊,还有美山、美水、美景、美食、美茶……美女。



汉江 杨铜矿/摄影


见大家出于礼貌都笑而不语,他郑重其事地告诉大家,汉中女孩和潮州女孩一样,也有十大特点:傲、勤、实、傻、娇、稳、真、黏、疯、宝。到底有多美:一笑倾城,再笑倾国。周朝时的褒姒,是汉中女孩的代表。有人问:“褒姒既然这么靓,为什么古代四大美女里有杨玉环没有她?”他不慌不忙地回答:“她和四大美女不在一个层级上。杨玉环吃个荔枝,就算多了不得的大事了,为博褒姒一笑得烽火戏诸侯。”有人故意说:“汉中女孩美则美矣,估计脾气不太好,你看褒姒笑一下有多难!”他摇摇头,说:“汉中女孩就像热面皮上淋的辣椒油,看着红腾腾得吓人,入到口里却厚重回香,一点都不燥辣。”

我开玩笑说:“这是要给褒姒姑娘平反?”他笑了一下回答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前肯定不会和褒姒商量,褒姒这个采茶的农家女孩,也压根不知道烽火是用来干什么的,她见这么大的热闹笑一下,错在哪里?”倾国倾城暂且不论,但褒姒的笑一定会像汉中一样,真美!


汉张留侯祠 常璐/摄影


汉中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江河分水岭,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有汉江、嘉陵江等576条河流。不知不觉间,大家来到大桥桥头的广场上。在青色的石块上,刻着不同写法的“汉”字,一块连着一块,向远处延伸过去,慢慢和薄暮中的汉江融合在一起,仿佛没有尽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汉中女孩的性格,不就是汉江性格的另一种体现?汉江在古代和长江、黄河、淮河一起并称江、河、淮、汉,现代更是国家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可她从不张扬,静、稳地朝前流着,默默地告诉着人们汉族这个华夏最大民族的前世和今生。

(文/李良)

文章作者

《江河》杂志

发表文章52篇 获得6个推荐 粉丝707人

传播江河文化,普及水情教育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