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36岁时,纠结再三,我成为了妈妈……

作者:中读编辑部

10-04·阅读时长5分钟

3145人看过

本周与大家分享作家荞麦在她36岁成为母亲后的一部剖白之作《无尽与有限》。作者坦诚而勇敢地记录了从决定生育到成为母亲的全过程,记录了作为女性在生育前后所经历的身体与心理的变化,那些挣扎、混乱和疲惫,由此带来的新生,以及作为现代女性面临生育问题时的多重困境,借此探讨“成为妈妈”这一身份转换对一个女人来说究竟有何意义和影响。

以下文字摘自《当女性主义者生了一个男孩》一章:

我有时能感觉到社会在跟我争夺小孩,因为社会对孩子的性别塑造自有一套标准。女孩总被期待拥有更多美德。她们不被鼓励展示不美好的一面。大人总是对女孩的要求更高。更隐蔽的情况是,女孩受到的“比较”更多。她们总在被“比较”,渐渐地也把这一点内化了,这让她们长大后更容易感到压抑和焦虑。女孩们似乎较早地发展了情感表达和语言沟通的能力,所以这种能力被轻松地认为是“应该的”。好像她们就“应该”更能理解父母的语言、实施父母的指令。那些不够体贴,或者情感发育进度稍微落后的女孩,很容易受到指责。有些父母对情绪控制不佳的女孩更加缺乏耐心。

很多家庭从小就抑制男孩的情感,不承认男孩的恐惧、悲伤、胆怯或者嫉妒。他们不断对男孩重复“你要像个男子汉”。“有毒的男性气质”很小就被灌输进孩子的言行之中。男孩们发现自己要迎合打斗的场景,不能退让;要展现自己的勇气、大度和领导力;要勇于挑战;不能有太多情绪,也不可以流露过多的情感;要跟男孩玩在一起(如果他总是跟女孩玩,就可能被嘲笑)。他们甚至不可以太细致、太细腻,或者太爱干净。如果一个女孩去玩泥土,可能会被认为太过头了。但如果一个男孩不去玩泥土,则会被认为太小心了。如果一个女孩哭,他们会希望她能够自己停止(女孩的自我管理),如果一个男孩哭,他们会想立刻制止他(男孩不可以哭)。

有些父母会要求男孩“有担当”。但为什么很少要求女孩“有担当”,或者说提到女孩时很少立刻想到这个词语,却经常将它用在男孩身上。这个词假设了一种需要男孩挺身而出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他被强调出来。他被核心化、主角化。他不是在被要求,而是在被这个词语赋权。这个词语从小伴随着男孩,给他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好像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但生活中很多麻烦的小事,父母却不会要求男孩去做。男孩的成长恰恰就是被太多空洞宏大的词语所围绕,却缺乏具体生活的能力。男孩们也更早地感知到“权力”,因为周围的人不断对他强调“权力”。在父亲掌权的家庭中,男孩们虽然主要由妈妈抚养,却对谁真正拥有权力心知肚明。传统家庭中的妈妈可以决定小事,却无法决定大事,总在让步、妥协,最终陷于沉默,爸爸则是不可置疑的权威。男孩可能会憎恨又崇拜父亲,亲近又厌弃母亲。

被传统性别观念影响的妈妈们,很容易陷人一种情感陷阱:经常将女儿视为“以后的闺密”,将儿子视为“理想的男人”去培养。妈妈们希望与女儿们建立一种深刻的情感关系,她们喜欢女儿对自己的依赖,有时她们甚至希望女儿来倾听和理解自己的心事和烦恼。她们期待儿子可以“照顾”和“保护”自己,至少是拿出这种姿态。她们这样期待孩子的时候,完全忘记了他们只是孩子,女儿本不必承担妈妈的情感需求,儿子也无须提供一种“男性保护的幻觉”。孩子就只是孩子而已。但父母要去单纯地面对“孩子”本身这件事太难了,因为父母也总是被社会性别围绕着。

我当然想养育一个不一样的男孩,但具体怎么不一样我不太清楚。我很少对他说“男孩”“女孩”,也不对他说“男孩应该怎么样”或者“女孩应该怎么样”。我鼓励他展示自己的情绪,他可以一直哭,如果他想哭。他可以在任何时候得到拥抱,只要他需要。

“你的愿望不会总是得到满足,但拥抱永远都可以有,随时都可以,拥抱是无限次的。”我希望他是一个温柔、有共情能力的人,希望他能够更好地感知世界,拥有更高质量的情感体验。

我把他仅仅当作人类看待。这样正确吗?在他年幼时,一切尚且有效。等他再长大一点,我要如何教他看待自己的性别?我心里没底。我希望自己的小孩能逃离传统性别体系,逃离“有毒的男子汉气质”,因为我觉得那对男孩也是一种伤害。传统的性别划分让男孩也得不到良好的发展,让他们成为权威的受害者,让他们麻木、情感空洞、迷恋权力,无法快乐、幸福,无法真正爱上别人,并且把所有关系理解为权力关系。

我看到过太多那样的男孩,他们害怕父亲,又模仿父亲。父亲大部分时间不在,在的时候则伴随很多的呵斥与规训,这让他们厌恶又害怕。与此同时,男孩也被清楚地告知,他今后也会变成父亲那样的男人,因此他要学习父亲的语气、动作和行事方式。我有时会看到几乎一样的父子,少年的脸上有中年的表情。性别文化不仅是被告知、被教育的,更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形成的。

我们重新思考“爸爸”这个角色在家庭中的位置,我们削减他的作用,减少他存在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削减他的权威。我们希望男孩们不要以传统的“爸爸”形象作为模仿的榜样,而是更多学习妈妈身上的优点。

有一次我的朋友去体育馆,遇到一个非常棒的男孩,他很有礼貌,非常耐心,同时也很有竞争精神,很有韧性。当时他的爸爸陪在身边,旁边的人纷纷赞扬说:“果然有个好爸爸,就会培养出好男孩。”人们普遍还是将爸爸视为男孩的榜样,并且认为爸爸的养育是非常重要而且有效的。第二天,我的朋友再去的时候,遇到了男孩的妈妈,才知道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妈妈陪着孩子来体育馆练习,而不是爸爸。爸爸只是偶尔陪伴孩子,平时忙于工作。我的朋友和那位妈妈相处交谈之后对我说:“人们完全搞错了。这个男孩很棒的原因是他有一个非常好的妈妈。”

或许,就连妈妈们自己也忽略了。我们不仅仅是作为男孩的照护者而存在。妈妈们很容易把男孩的灵魂拱手交给社会、交给男性,认为自己不过是一个暂时的养育者,只是一个过渡,男孩终究还是要回到男性世界去。但不一定是这样的,我们也可以作为男孩的榜样而存在,或者说作为他的精神来源而存在。他们也可以成长为“像妈妈一样的男孩”。

【写留言赢实体书】

荞麦 / 明室Lucida·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24-10

《无尽与有限》为那些正在面临类似选择的人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并启发人们思考作为个体和社会成员,寻找我们在生育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平衡点。作者荞麦讲述自己36岁当母亲的自我剖白,以坦诚和勇气,记录了面对生育时的艰难抉择与内心纠结,以及成为“妈妈”后的混乱、疲惫与重生,深入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进入独特的女性主体叙事,在时间的穿梭中探索新的意义。荞麦希望给予那些在生育问题上处于纠结状态的人以启示,帮助读者理解成为母亲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更是对个体身份、生活态度乃至世界观的一种重塑。

【活动说明】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并务必在app内填写收货地址——【填写路径】三联中读app底栏“我的”-右上角“设置”-“收货地址”-填写后点击“保存”(两周内未填写地址即视为放弃奖品)。

【开奖说明】我们将在所有留言里通过随机数工具抽取3名锦鲤,各赠送图书一部,留言区内置顶的精选留言即为中奖用户,赠书将于地址集齐后陆续寄出,也欢迎中奖的朋友们收到赠书后到评论区晒书留言哦~我们将在每周末开启留言赠书活动,祝你拥有这份幸运!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中读编辑部

发表文章47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249人

一个编辑部和TA关注的世界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