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寻迹古中国》|沿着古迹看中国,见证古城里的佛家奇构

作者:中读编辑部

01-03·阅读时长7分钟

1062人看过
本期赠书将于2025年1月10日开奖,请务必在app内填写收货地址——【填写路径】三联中读app底栏“我的”-右上角“设置”-“收货地址”-填写后点击“保存”~

本周我们共读《寻迹古中国》,本书是知名出版人翟德芳所著的一部中华文明史迹,结合了考古学、历史和旅行等主题。作者以自身丰富的考古专业知识为依托,通过重新走访曾经工作过的田野考察地点,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痕迹。

书中详细描述了作者翟德芳从北京出发,沿不同的路线探访中国北方、西北及东北地区的多个重要历史文化遗址的过程。每一站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故事,从张家口作为古代边塞要地的战略意义,到承德外八庙所体现的民族融合与宗教交流,再到各地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出土文物,无不展现出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

以下文字摘自《正定:古城里的佛家奇构》一章,一同走进正定,解密古城里的佛家奇构:

正定古城也即正定县城,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北15公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公元352年建城以来,已有1600多年的建城史。

说到正定古城,很多人都会提到那句“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老话。“三山不见”,指的是正定虽曾是中山国、恒山郡、常山郡的治所所在,但其境内却没有山。“九桥不流”,说的是隆兴寺前面的一座单孔三路石桥、府文庙和县文庙大殿前面各有一座泮桥(古代泮桥均为三桥并列的形制),但都无活水流过。“九楼四塔八大寺”,九楼指的是原城内的四个门楼、四个角楼加上阳和楼;四塔是凌霄塔、华塔、须弥塔、澄灵塔;八大寺指的 是隆兴寺、广惠寺、临济寺、开元寺、天宁寺、洪济寺、舍利寺、崇因寺(后三寺已毁)。“二十四座金牌坊”,是说过去正定拥有大大小小二十四座牌坊。在此重点介绍古城墙、隆兴寺以及正定四塔等佛教建筑。

规模宏大的正定古城墙

正定建县始于秦时所设之东垣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改东垣县为真定县。前元元年(前179)恒山郡因避文帝刘恒讳,改为常山郡。元鼎四年(前113)分常山郡北部置真定国,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废真定国,将真定县划归常山国管辖。三国名将赵云本是真定县人,以郡望而名,故称为“常山赵子龙”。真定一名一直沿用,直到清雍正元年(1723),为避雍正名讳,才改真定县为正定县。

正定城墙为府级规制,规模宏大,布局讲究。其城防设施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公元352年。当时,前燕大将慕容恪攻冉闵于常山,在滹沱河北岸建了一座军事城堡,起名安乐垒。北魏天兴元年(398),道武帝拓跋珪把常山郡迁到安乐垒,从此安乐垒成为常山郡的政治、军事中心。北周宣政元年(578),在安乐垒置恒州,将原来的土筑城垣改为石砌城垣,周长15华里。唐宝应元年(762),因滹沱河水灌城,原石城坍塌,成德军节度使兼恒州刺史李宝臣借机扩建,以土筑城,周长20华里。此后宋、元、明各代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葺和扩建,今日之城墙即为明代遗存。

明代的古城墙高三丈二尺,上宽二丈五尺,下宽三丈,周长12公里。城设四门,东曰迎旭、西曰镇远、南曰长乐、北曰永安。各门皆有月城、瓮城和内城三道城门,形成迂回曲折的防御体系,易守难攻。不过由于年久失修、战争破坏等历史原因,正定城的城门楼、角楼、垛口均已不存;南城门存内城门和瓮城门,内城门外券上仍嵌有“三关雄镇”的石匾额,瓮城留有较完整的城垣;西城门存内城门和瓮城门;北城门存内城门和月城门,东城门已被覆盖于1967年所修的国防工事之下。城垣仅残存8000多米,古城墙昔日风采已不复存。

 

正定古城北城门

正定古城历史上曾与保定、北京并称“北方三雄镇”。2013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正定南部城墙及南城门修缮工程启动。现在工程已经完工,免费开放,游客漫步在宽阔的长达2000米的城墙之上,城内外风景尽收眼底,是旅游观光的绝佳之处。城的北门以原样原地保护,可从中看到城墙的夯土内心与包砖情况,历千年沧桑,城墙的夯土层仍历历可辨。联系到当今的一些复建的“古迹”,没有几年已经颓败不堪,我们不能不对古代工役之到位而感到钦佩。

北方名刹隆兴寺

隆兴寺别名大佛寺,位于正定古城东门里街。寺院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初名龙藏寺,唐改额龙兴寺。北宋开宝二年(969)宋太祖赵匡胤出征河东,驻跸镇州(即正定),敕令于龙兴寺重铸大悲菩萨金身,并建大悲宝阁。开宝八年落成后,以此为主体,采用中轴线布局扩建,形成规模宏大的宋代建筑群。

隆兴寺主要建筑分布于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寺前迎门为高大的琉璃照壁,经三路三孔石桥向北,依次是天王殿、天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和乾隆的御碑亭、御书楼(遗址)、大悲阁、集庆阁(遗址)、弥陀殿等建筑。

摩尼殿是该寺主要建筑之一,坐落在中轴线前部,始建于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总面积达1400平方米。其平面布局为十字形,面阔、进深均七间,重檐歇山绿琉璃瓦顶。殿内的梁架结构均与宋《营造法式》相符。摩尼殿供奉释迦牟尼佛。殿内扇面墙背面塑须弥山,山间有一尊明代彩塑观音坐像。观音像高3.4米,左足踏莲,右腿踞起,两手抱膝,身体稍向前倾斜,面容秀丽恬静,姿态优雅端庄,眼睛微微俯视。这尊佛像被鲁迅先生称为“东方美神”。殿内东西两侧及大殿四周均有壁画,四抱厦绘有佛教天神“二十四尊天”,檐墙内壁绘佛传故事,内槽东西扇面墙则分别绘“西方胜景”和“东方净琉璃世界”。除内槽东、西扇面墙内壁的“十二圆觉菩萨”和“八大菩萨”为清代绘制外,其余皆为明代成化年间所绘。

 

摩尼殿内的壁画

戒坛是一座亭台式建筑,现存木结构部分为清代重建。坛内供明代铜铸双面佛像。二佛像相背而坐,背身相连,面南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面北而坐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这尊双面铜佛像具有明显的明朝中期宫廷造像的风格,在民间极为罕见。

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高33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为五重檐三层楼阁。阁内供奉的大悲菩萨高19.2米,立于2.2米高的须弥石台上,是中国保存最好、最高的铜铸观音菩萨像。此像乃是奉宋太祖赵匡胤敕令而造,周身有42臂,又称“千手千眼观音”。不过其两侧40双铜手臂已毁,修复改为木制,仅前胸两臂为原铸。

大悲阁前,西侧为转轮藏阁(藏经楼),东侧为慈氏阁。转轮藏阁坐西朝东,阁内正中安置直径7米的木制 “转轮藏”。慈氏阁内供奉宋代独木雕制的弥勒菩萨。弥勒意译为慈氏,故此阁名慈氏阁。弥勒雕像立于两朵青莲上,高7.3米。雕刻时间比承德普宁寺的木质观音菩萨和北京雍和宫弥勒木像早600多年。

隆兴寺内保存的龙藏寺碑全称“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楷书碑刻。其字体方整有致,结构严谨,用笔朴拙而不失清秀,庄重而不呆滞,有人称其为楷书第一碑,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的珍贵资料。

【写留言赢实体书】

翟德芳 / 上海三联书店 / 2025-1

《寻迹古中国》不仅仅是一本学术性的考古著作,它还具有游记的性质,融入了许多生动的故事和亲身经历,使得专业内容变得易于理解且引人入胜。书中的腰封展开后是一张详尽的地图,标注了各个访问点的位置,既是对旅程的一种直观展示,也为有兴趣实地探访的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该书旨在唤醒人们对本土历史文化的关注与热爱,鼓励大家“知所从来”,“识其所在”,“明其将往”。通过这样的方式,翟德芳希望能够加深公众对于华夏文明的理解,并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升。此外,此书也可以作为一种文化旅游的新思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助力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著名出版人翟德芳,曾先后担任知识出版社、香港中华书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等出版机构的总编辑。出版有《古遗迹探奇》《中国古代家训三百篇》《生于1958》《笔记中的唐宋微历史》等,译著《汉字的文化史》。

延伸阅读

 

从蓟县归来,梁思成愈发意识到,对中国古建筑的深入研究,必须由文献研究转向实物调查。以隆兴寺为代表的正定宋辽建筑遗存,便成为梁思成古建筑考察的第二个目标。同时,1930年代,中国局势动荡,也许出于危机意识,梁思成想要抢在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尽可能拿到一手资料,为撰写《中国建筑史》做好充分准备。在这一讲中,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贵祥教授将为我们介绍正定隆兴寺的重要建筑遗构,让我们跟随王老师的讲述以及梁思成考察古建筑的步伐,一起探究正定隆兴寺——这座现存唯一的宋代建筑范例中的营造密码。

【活动说明】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并务必在app内填写收货地址——【填写路径】三联中读app底栏“我的”-右上角“设置”-“收货地址”-填写后点击“保存”(两周内未填写地址即视为放弃奖品)。

【开奖说明】我们将在所有留言里通过随机数工具抽取3名锦鲤,各赠送图书一部,留言区内收到“中读课代表”官方回复即视为中奖,赠书将于地址集齐后陆续寄出,也欢迎中奖的朋友们收到赠书后到评论区晒书留言哦~我们将在每周末开启留言赠书活动,祝你拥有这份幸运!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中读编辑部

发表文章48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274人

一个编辑部和TA关注的世界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