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入秋第一杯,为何首选“蜒香”美人茶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今天·阅读时长11分钟

52人看过
今年的东方美人茶来了!


不知道是第几年了,白露时节,凉风一起,三联爱茶会在这一时节,仪式般地的上新一款只有夏天才能制作的茶——“美人茶”。在清秋喝上当年份的“美人茶”,绝对算得上美事一桩。试想初秋时节,中午已不那么热,早晚也算不上凉,但偏偏因为刚从浓夏里过来,心头像是少了一团暖,这时候岩茶太重,绿茶太清冷,厚而不浓的蜒香美人茶正正好。



文/  Sisi玺恩


晨雾还没散尽时,我总爱把藤椅挪到南窗下。案头白瓷盖碗里,蜷着东方美人茶那琥珀色的条索,细嗅便有蜜香混着熟果的甜意漫上来,像把整座秋天的果园都拢在了鼻尖。


窗外的阳光渐渐穿过薄雾,落在茶盏上,映得茶汤里像是盛着细碎的星光。偶尔有风吹过,带起窗台上晒干的桂花,落在茶盘边。这一刻不用想任何事,只盯着茶汤里缓缓浮动的茶叶,品着嘴里久久不散的甜香,连时间都好像慢了下来,连心底的褶皱都被这杯茶熨得平平整整,特别的舒坦。


东方美人茶,既不像武夷肉桂、凤凰单丛那样开盖即芳气笼人、满室盈香,又不像古树普洱、大叶乌龙那样朴实敦厚、百撩不动,而是如古典美人一般,琵琶半遮,倚门回首,馨香徐徐,且步且止。


每当这时,记忆就会把我拉回到在闽南茶山游历的画面。那日,午后的金桂落了满地,阿婆在茶寮里制茶。日光萎凋后的茶叶,在她手中轻轻翻动,慢慢堆积,二次发酵的香气逐渐弥漫开来。


茶毫在秋阳下泛着浅金,我和好友阿柚搬了竹椅坐在桂树下,她取粗陶盖碗,捻茶入碗时,先有蜜香混着桂香漫出来。沸水注下,蜷缩的茶叶慢慢舒展,茶汤滤进白瓷杯,是暖融融的橙红,像把枝头最后一点秋阳都盛了进去。


“只有被小绿叶蝉吻过,东方美人才有了灵魂!”阿柚操着方言递来茶盏,我一边被被逗笑,一边轻啜了一口,饱满的花香先漫过舌尖,接着有果蜜的甜柔绕在齿间,咽下后喉间留着甘润,连风里的凉意都淡了些。第一口入喉,没有预想的浓烈,只有甜润的妥帖,从舌尖漫到喉间,尾调醇绵甘津,花蜜香韵落汤、落杯。汤甜近似红茶,却不失乌龙的风韵。阿柚望着远处的秋阳,轻声说:“今年秋旱,这茶比往年更甜些。这茶要等露水干了采,才藏得住蜜香。”


桂树偶尔落一两片叶,落在茶盘边。我们没多说什么,只听着风过桂树的轻响,慢慢啜着茶。茶味甘甜,却悄悄漫进心里。落叶的声音,茶香和朋友的沉默,都刚刚好。


着蜒,必须由小绿叶蝉完成,着蜒后的茶青,是制作东方美人茶的唯一原料。


白毫显露,五色相间,蜜香悠长,这就是“东方美人茶。


一款因虫害而意外诞生、被英国女王赐名的茶中极品。相传百年前,一位英国茶商在遥远的中国品尝到一种特别的茶,其冲泡后味道甘润香醇,外观艳丽无比,犹如绝色美人在水晶杯中漫舞。茶商将其带回英国献给维多利亚女王,女王赞不绝口,赐名“东方美人茶”。


此外,它还拥有众多别名。比如,因其白毫显著,被称为“白毫乌龙”。 “五色茶”、“福寿茶”、“番庄茶”、“著涎茶”、“蜒仔茶”等也是源于反映不同特性或历史渊源的称呼。而在中国台湾当地,名字颇具趣味性,最初被称为“膨风茶”,俚语有“吹牛”之意。


据说,是早年有位茶农,看着茶园里的嫩芽被小绿叶蝉啃得变了模样,心疼又无奈,只能勉强采来制茶。没成想,这受了“虫害”的茶,泡开竟有股特别的香气,拿到市集上还卖了好价钱。他揣着钱回村,说自家茶叶得了好价,村里人都不信,笑他“膨风”(吹牛),你一言我一语间,“膨风茶”的名号倒传了开来。



物以稀为贵,加上风味独特,产量稀少,使得东方美人茶成为台湾乌龙茶中的极品。如今在福建大田等地也有种植,并迅速抢占市场。大田县以其高品质特色,被誉为中国美人茶之乡。这里生态管理三十余载,养护了适合小绿叶蝉群聚的宜居环境,让茶树与杂草共生,维护生态完整,多样性佳,是小绿叶蝉的天堂。


进入九月,茶厂的老师傅们还在忙碌,经过整个炎热闷湿的夏季,品质上乘的美人茶毛茶正在进行最后的精制焙火。茶的花蜜香与收成的喜悦,弥漫在整个车间,一如百年前,那位台湾茶农第一次发现被虫咬过的茶叶竟泡出如此芬芳的欣喜。



闽南的秋意总来得晚些,当山下还留着夏末的余温时,海拔1100米的大田高山茶园里,风已经带着清冽的草木气了。不除草、不用药打虫,纯绿色和浑然天成。杂草与茶树共生,多年来形成独特的完整食物链生态茶园。茶树的叶片上偶尔停着芝麻粒大的小绿叶蝉——它们才是这片茶园真正的“调味师”。东方美人茶的诞生,源于一场美丽的意外。


每年端午到初秋,这些半透明翅膀的小生灵便开始“工作”,小口吸食嫩叶汁水。旁人看是茶树受损,却不知这是东方美人茶的“奇遇”:嫩芽在被叮咬后停滞生长,反而催生出以芳樟醇为主的独特香气物质,让制成的干茶晕开红、黄、白、绿、褐五色,尤其偏红褐、带满白毫的,更为上品。


东方美人茶一般采用手工采摘一心二叶,因为在夏季高温下采摘十分辛苦,需要极高的耐心和技巧,需要对被刺吸程度有细致的判断力,需要极高的耐心和眼力技巧。我们在采茶现场所见,多是六十多岁的采茶老阿姨。


种植东方美人茶的茶园里茶园里杂草与茶树共生,拥有完整自然生态和食物链。


东方美人茶的制作工艺也极为讲究,属于半发酵青茶中发酵程度最重的茶品。茶青要成茶,还得经二次发酵的历练,褪去刺激性物质,苦涩渐消,变得甜醇、明澈。需多一道以布包裹,置入竹篓或铁桶内的静置回润(或称回软)的二度发酵程序,再进行揉捻、解块、烘干而制成毛茶。


等沸水冲下去,甜醇感却像浸了蜜般漫出来,最后凝成那杯橙红透亮的茶汤,谜底才算真正揭开。茶汤像蜂蜜水般明澈,甜香先漫过鼻尖,接着是果香缠上花香,一层叠一层,便是独有的“蜒香”。这香不浮艳,只顺着茶汤滑进喉咙,暖融融的甜意留在唇齿间,闭眼回味时,满心里都是旖旎。难怪有人说,喝一次这样的茶,能念上一整年——毕竟这杯中滋味,本就是自然与茶农意外撞出的甜,藏着最生动的烟火气,清润中藏着自然的巧思。


在小绿叶蝉忙碌的叮食下,茶释放出自我修复的化合物和概称HIPVs挥发物,造就她如花似蜜的香气。汤色如香槟、花香丰富。新茶客尝得出清甜,老茶客品得到层次,连不常饮茶的人,也能在一口回甘里,读懂高山与时光的馈赠。



如花似蜜,馥郁柔滑

东方美人茶

内含东方美人茶一盒(100g) 

+直口闻香手握杯一只

(预售,9.16左右发货)

👇🏻点击图片,即可尝鲜👇🏻


天气、原料、工艺,是成就一泡好茶的重要因素,缺一不可。再次回味三联生活市集精选的那批被小绿叶蝉“格外照顾”的茶青,他们被制成的东方美人茶。沸水冲下,蜜韵缓缓散开,像把高山的风、茶园的光,都揉进了这一盏里——原来最好的茶,从不是人力强求,而是自然与耐心,在1100米的高山上,共同写就的温柔。


一盏东方美人茶,半部诗词韵中藏。这杯茶,是坠入凡间的瑶台仙品,是能品的诗词,是具象的东方美学。


其形,可喻 “云想衣裳花想容” (李白),干茶白毫披覆,红、黄、白、褐、绿五色相间,如霓裳羽衣,繁花似锦。


其香,可谓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曹植)。热嗅之下,熟果蜜香与花香交织升腾,芬芳馥郁,宛若美人呵气如兰,令人心醉神迷。


其汤,恰如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韦庄)。茶汤倾出,清澈明艳的琥珀色,仿佛美人凝霜赛雪的皓腕,温润透亮,光采照人。


其韵,正合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滋味甘润,既有乌龙茶的醇厚底蕴,又有红茶的甜醇风貌,层次丰富,无论轻嗅细品,皆恰到好处。


其珍,堪比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李商隐)。须待小绿叶蝉(蜒)叮咬“著涎”,再得匠人精心淬炼,方成就此般“虫做一半,人做一半”的机缘之味,如同金风玉露的相逢,珍贵难得。



今年的东方美人茶礼盒利用光栅动画原理设计,拉动卡片会有图案变化效果。蝴蝶与镜中人,应和美人茶的迷人花蜜风味。画面取自西厢记版画.二十一幅之两幅(明崇祯十三年闵齐伋六色套印本)


在茶的万千世界里,东方美人茶宛如一颗遗世独立的明珠,散发着独有的魅力。今日,三联生活市集便带您走进这杯充满故事与风味的茶中。


从闽南1100米高山茶园里的草木共生,到小绿叶蝉翅尖带起的意外芬芳;从茶农手中“膨风”的玩笑,到茶汤里层叠晕开的“蜒香”——东方美人茶的故事,从来不是刻意雕琢的精致,而是自然馈赠与人间烟火的温柔相逢。那杯橙红如蜜的茶汤里,盛着高山的清露、时光的发酵,还有茶人对自然的敬畏。无论何时举杯,舌尖漫开的甜醇,口鼻萦绕的香气,都在诉说着这份跨越岁月的美好:原来最动人的滋味,从来是自然巧思与耐心等待,共同酿就的绵长余韵。


当您冲泡一杯东方美人茶,沸水注入的瞬间,蜜意为主轴,果香、花香缠绵相生的“蜒香”扑鼻而来。茶汤如蜂蜜水般色泽明亮,香甜染唇,层次丰富的香气充盈口鼻。这香,浓郁却不浮艳,娇而不媚,每一口都像是与自然的亲密拥抱,满腹满腔皆是旖旎。无论是资深茶客,还是初涉茶世界的新人,甚至是不常喝茶的朋友,都能在这杯茶中找到乐趣与满足。


在忙碌的生活里,不妨抽出片刻,烧一壶水,泡一杯东方美人茶。让茶香驱散疲惫,让这份来自高山茶园的馈赠,带您领略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美好。由三联爱茶出品,将这份独特的茶味带到您身边,一同开启这场舌尖上的奇妙之旅 。


如花似蜜,馥郁柔滑

东方美人茶

内含东方美人茶一盒(100g) 

+直口闻香手握杯一只

(预售,9.16左右发货)

👇🏻点击图片,即可尝鲜👇🏻


除此之外,今年的茉莉花也来啦。


今年是三联生活市集做茉莉花茶的第十年,我们如期回到政和制作延续往年风味、市面上少见的「茉莉银针」——以政和海拔千米的茶山采摘制作的高山银针为茶坯,每一次窨制都使用当天鲜摘新花,花香尽数凸现。并特邀福建省高级制茶工程师、福建政和白茶先驱人物杨茂旺老师亲制,伺花—筛花—窨制—通花—起花—复火—退火,数天一个窨次,仅窨制就要耗费几周时间。


让我们一起期待今年份、带着纤楚动人茉莉香的银针在沸水中翻腾、渐次舒展,亦期盼着花香将再次鲜活,再次叹起那句“茉莉,莫离”。


政和茉莉伏花×高山白茶白毫银针 

茉莉银针

2025夏花 七次窨制



秋日意味渐浓,三联爱茶社群新一期 

三联爱茶x梅记茶行 

传统铁观音「白露」高配鉴赏团开团


#行走de直播间 在六月的【春茶玩火】团后,再次与梅记传承人一起,带来2025春天茶季的限定高配、特推年份老铁。以及,即便随便喝也要有专业坚守的本团「福利茶」拾到贰拾年陈铁的混合茶包(细茶)



【2025春茶·鉴赏】

「非标珍品」特音 自食茶

「经典顶级」泰山峰


【陈年铁观音·特别推荐】

「百年商号」年份老铁 2013/2000 厌氧仓特色



同期,三联专属定制2款传统铁观音「观音铁韵 2024秋传统铁观音」「真本味 2025x2015年份 老商号传统新陈配」开团价优惠,可添加福利官微信,进群享优惠!

👇🏻更多优惠,加群了解👇🏻

—三联生活市集的广告—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46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