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今年脑洞最大的国产奇幻大片,杀进国庆档前三?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10-05·阅读时长21分钟

64人看过
一个相对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还真可以把一个系列的生命强行延伸下去。只不过在国产片的体系里,制造视觉奇观似乎仍然远比讲个好故事更拿手。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今年厮杀异常激烈的国庆档,已经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小赢家:《刺杀小说家2》。至少在票房上是如此,排在它前面的只有《731》和《志愿军:浴血和平》这两部主旋律电影。不过在票房成功的同时,《刺杀小说家2》(以下简称《刺2》)的口碑依然两极分化,目前豆瓣评分为6.5——与系列的第一部持平。

系列第一部上映于2021年春节档,票房十亿,普遍评价是特效挺亮眼,但故事很一般。其实原著同名小说,就挺一般的,它并非典型的双雪涛作品,里面缺乏扎实的东北生活背景,而是刻意模仿村上春树和王小波等前辈笔法,可以说主要是一个戏仿和练笔的习作。而且第一部故事已经讲得很完整了,续集会不会有点太勉强呢?

“故事要不要写下去,这是个问题——但不由你决定。”这是影片最后彩蛋里的一句台词。我想,此片的确证明了,一个相对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还真可以把一个系列的生命强行延伸下去。只不过在国产片的体系里,制造视觉奇观似乎仍然远比讲个好故事更拿手。



文|关七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阅读

商业片 vs Cult

广大普通观众肯定是抱着看一个特效武打大片的心态买票的,但吃到嘴里的是一枚怪味豆。从档期和投资(官方说法是超过3亿)来看,这明显应该是个商业大片。但很多乱入的喜剧元素(比如落在古代世界的手机被当成神器),又让人啼笑皆非。“这是认真的吗?”是很多观众心头不禁飘过的弹幕。

在我看来,在一个相对俗套的故事里,加入各种天马行空、甚至自我解构的创意,这明显带有一种cult(即“邪典电影”,特指违背主流商业片种种惯例的电影)的味道。如果说电影第一部大决战时,古装的红甲武士突然拿出加特林机枪、大喊“代表月亮消灭你!”是最后突然爆发的邪典场景,那么在第二部里,早早乱入奇幻世界的手机也早早解构了整个故事的严肃性。

我有时候不禁感到,这种粗暴的乱入恰好体现了导演路阳对于各种俗套的不耐烦,仿佛主创也像电影里的“小说家”一样,是有些身不由己地要把故事写下去。

我们先来捋一下系列的基本设定:路空文(董子健 饰)写下了网络小说《弑神》,里面的云中城和现实世界存在某种神秘的对应关系。在第一部里,小说里的大魔头赤发鬼和现实里的无良企业家(于和伟 饰)会同步生病,甚至同步死去,因此引来后者雇凶“刺杀小说家”。

《刺杀小说家1》剧照

而到了第二部,要杀小说家的不再是现实里的坏老板,而是变成了小说里复活的赤发鬼(邓超 饰),因为他不想被写死。第二部还有一条现实线:路空文的小说被一个神秘人“蝉”剽窃了,后者名利双收,而原作者走投无路。

《刺杀小说家2》剧照

按照这个设定,显而易见,《刺2》有两大反派,一个是赤发鬼,一个是蝉。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两个人居然早早就洗白了:蝉因为自己写不出《弑神2》,只好来求路空文,竟然不惜发表公开声明说自己才是剽窃者。而赤发鬼也在虚构世界里和男主空文组队,一起寻找神仙(也就是创造这个世界的“小说家”)

然后就这么演了好久之后,故事才毫无悬念地反转了:蝉和赤发鬼原来一直在利用两个空文。实话说,这个反转要是不来,那才是真正的反转。如此智障的阴谋,或者说阳谋,令观众实在无法同情两个空文。毕竟,有哪个小说家会专门回过头去找剽窃自己的人合作,因为只有他懂得怎么捧红作品?

请注意,一部cult片不一定在制作上是粗制滥造的,更多的是剧情让人啼笑皆非。《刺2》的异世界视觉效果还是不错的,延续了中式梦核的美学。几个演员,包括上一部的雷佳音和王圣迪、这一部新加入的丁程鑫和辛芷蕾,表演也都挺在线。肯定有人会说,那些打斗场面太像游戏,但游戏的画面本身并不一定就比电影差。问题其实不在于场面,而是故事的组织方式,有没有一些发自心底的表达——即使商业片也要掏点心窝子的。

《刺2》最像的参照物,是扎克·斯奈德拍的《美少女特工队》(2011)。那个电影是说,一群被关在精神病院里的少女,通过幻想穿越到异世界,像打游戏一样一关关打怪兽,现实里的种种物品和人际关系都会映射到那个游戏的剧情里。观众同样普遍评价那是一部视觉系的cult片,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两个世界是强行凑到一起的,导演其实就想拍异世界里的美少女打怪兽,才编出一个现实世界精神病院的壳子。

《美少女特工队》剧照

这种非常匠气而又非常偷懒的映射,在原著和电影第一部里原本就存在。但是小说处理得比较朦胧,并不是简单的现实和幻想的亦步亦趋,结尾也比较开放:小说里杀死赤发鬼的胜利,并没有被确认为现实里的打败黑心大老板的胜利。而电影第一部,更是明确否认了这种现实和虚构的关联,否定了连锁胜利的可能。反派大老板明确说了“小说会影响现实”只是他借刀杀人的借口。

“小说影响现实”,初看是个奇幻设定,细品非常苦涩。正是因为底层小人物,没有办法用正常途径击败钞能力滔天的仇人,所以只能寄希望于写小说来打败他。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只是一厢情愿地扎小人而已。现实通常不会因为一个无人问津的网络小说而剧变。

《刺2》就几乎完全脱离了社会现实,更像更像荒诞派大师皮兰德娄的《六个寻找剧作家的人物》,转而讨论自由意志、反抗命运这种宏大正确然而抽象空洞的命题。“小说能否影响现实”不再是一个疑问句,反而是一个不需要反思、也没有明确规则的设定。

这一点也可以从演员人选看出来。第一部演大反派的于和伟充满阴鸷的压迫感,而第二部里的演反派的常远,则摆明是个喜剧人物。观众很快会发现,主角在做的与其说是反抗命运,不如说是解构类型、甚至解构自己的前作。

穿越片本身就已经是幻想和解构了,《刺2》则堪称对于解构的再解构。手机带进异世界,除了小爱导航以外,后续并没有太多别的用处,其实更多只是展现了导演解构和玩笑的一种姿态。手机永远有电,而后续男主带进异世界的ipad就会在关键时刻没电,这并非规则不严密,而只是随心所欲地恶搞而已。

看这部电影的乐趣,很快就变成了评判它完成了多少商业大片的既定动作,变成了看它还能玩出多少cult片的出格操作。也许对于拍出《绣春刀》等佳作的导演路阳来说,不能借后者保留自己的一点作者性,就无法完成前者的苦差。对于观众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学会享受导演的恶搞,也就很难忍受那些所谓的“正常”剧情。

赤发鬼才是真主角

此片倒也并不能说没有一点动人情感,然而有点小感人的却是大反派赤发鬼。他本是第一部里最后登场的CG大妖怪,第二部里变成了由邓超出演的人物,而且成了主要人物。主角团实际上是他组的,一路升级的也是他,最后的boss当然还是他。

尽管邓超那种有点山寨约翰尼·德普狂狷邪魅式的表演,见仁见智,但是在剧情来回穿越如乱发一般的情况下,反而是赤发鬼有一个单一明确的追求:这是我的故事,我要主导命运。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明明是哪吒的台词嘛!虽然缺乏原创性,但也难怪这个人物还是有点让观众同情的。

反观两个世界的空文,都让人很厌烦。一个过于懦弱和天真,一个又过于自信和莽撞。两个人都是一根筋,都挺无脑。当观众看着赤发鬼一步步按部就班的升级,却看不到空文有什么预定的反制措施(居然仅仅是背后偷袭,而且还没做到位),自然就不觉得他是忍辱负重,而是刚愎自用。

两个空文虽然性格相反,却并不存在互补,反而让观众双倍厌烦。他们看似历尽千辛万苦才获得穿越世界的能力,在观众看来无非是早就安排好要吃上的饺子。没有人会为之感动,只想把这些既定流程快进跳过。

电影后半段有两个空文游历现实世界的剧情,可惜没有充分展开,反而成了导演大肆植入广告的方便法门。它本该是一个充分体现现实和虚构人物之间异同和喜剧张力的机会,这方面经典例子是施瓦辛格的《幻影英雄》和伍迪艾伦的《开罗紫玫瑰》,电影里的英雄和情圣,穿越到现实世界未必还那么无敌。

同样,后面赤发鬼也穿越到现代,无所不能的大魔王直接成了刘姥姥,引发各种喜剧或者说闹剧,其实还挺有意思的,甚至让人梦回《芭比》里初涉人世的肯。可惜也没有时间充分展开。也许拍赤发鬼穿越到现代,比拍空文穿越到古代,要有趣的多。

影片最后压轴登场的是传说中的人物——空文的爹,久空——由张震出演!不得不承认,当久违的久空突然转过脸来,的确让观众眼前一亮。然而很快,大家就不免感到厌倦,因为这个久空满口大道理,全是套话、空话,又端着一副仿佛观音菩萨那样的架子。“登味”圣人,永远是最无聊的角色,哪怕顶着一张张震的脸也没用。

更何况,两个空文穿来穿去,最后竟然又回到把爹搬出来解决问题的路数,这怎能让人满意?

其实编剧也隐约知道赤发鬼才是主角,所以在片中给了他太多身份,一会儿他影射剽窃者,一会儿他又成了作家路空文的心魔,其实全部都是自作聪明、多此一举。让赤发鬼做自己就好了。应该给他一条完整的人物弧线,让他在做人和做“赤发鬼”之间做出终极选择,毕竟他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并没有错,而这也并不意味着必须操控别人的命运,这完全是两码事。

《刺2》虽然看似怪味、cult,其实却反映了国产电影大片化以来的老问题,那就是视觉效果总是远比剧本要精致。这其实是从张艺谋拍《英雄》(2002)开始就被观众所诟病的一点。二十多年过去,仍然没有解决。故事没有变得越来越得体,而只是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扭曲。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这类国产大片剧本一方面是毫无必要的复杂,另一方面却又在尽量的偷懒。当年的《英雄》就是一个结构极其简单的故事,讲一个刺客的故事,往前走十步,直到走到秦王面前,突然发现解决不了关键问题:到底为什么没有杀死秦王?于是就有了国产片历史上的名场面:陈道明饰演的秦王煞有介事地转过身,大喊:“寡人悟了!剑道的第三层境界,就是不杀,就是和平!”——这不仅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故事的内在逻辑,令全片叙事彻底崩溃。

《英雄》剧照

要说这二十年来有什么进步的话,《刺2》总算在赤发鬼一步步升级、快要变得打不死的时候,没有突然让赤发鬼突然大喊自己“我悟了!”——当然,久空突然从他胸口跳出来,起到的是类似作用。好在赤发鬼最后都没有妥协,没有接受主角团的施舍,不以虚假的悔过者而活,要以真正的自由身而死。

本文开头写过,电影彩蛋是手机自动显示一行字“故事要讲下去,由不得你”,并且还配了一个某个类似“青龙会”的图标,显然是个新的神秘组织,暗示《刺》系列可能还会有三甚至更多。

我本来想说,如果有机会再拍续集,导演应该更深刻地代入“小说家”的角色,诚恳地展示创作者的种种不易,这样才会让主角真的有意思。但当我再次回顾整个片子,我反而想说,也许到主创也可以学学赤发鬼,实在不想拍了,就别拍了。“我命由我”,当然也有代价,很多时候自由源于勇敢地拒绝。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小雅 / 审核:小风


招聘|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53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