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不平等的历史

作者:薛巍

2018-02-01·阅读时长5分钟

399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642个字,产生1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沃尔特·沙伊德尔


四种实现平等的因素

在2015年,地球上最富有的62个人的财富相当于世界较穷的35亿人拥有的财富。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在2014年,抵得上世界较穷的半数人口拥有财富的话,还需要85个亿万富豪,在2010年需要388个。但不平等不只是亿万富翁们造成的。最富有的1%的家庭拥有全球一半以上的财富。

美国经济学家格里高利·克拉克说,关于不平等,目前在经济学领域还没有被接受的理论,对于不平等产生的机制和过程还没有取得的科学认识。直到最近,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跟经济增长相比,财富的分配只是一个小问题。过于关注分配甚至被认为是对增长的威胁。提出了不平等理论的经济学家往往是异端:大卫·李嘉图、卡尔·马克思、亨利·乔治,以及近年的托马斯·皮凯蒂。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还说:“顶层的不平等算不上严重的社会问题,抱怨顶层的不平等是一个错误。”在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之前,这种观点并不罕见。五年后,皮凯蒂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是永恒不变的。现在,斯坦福大学古典学与历史教授沃尔特·沙伊德尔把这一观点扩展到了资本主义之前。他指出,高度不平等有着悠久的历史。2000年前,最富有的罗马人的财富是平均收入的150万倍,基本上等于比尔·盖茨和普通美国人之间的比例。

沃尔特·沙伊德尔在《大调平器:暴力和从石器时代到21世纪不平等的历史》中说,不平等跟文明本身一样古老。自从冰河时代结束之后,人类前进的每一步都推动了经济不平等的扩大,从农业的扩大、财产权到工业革命和全球化。相比之下,推动平等的因素却非常罕见。在欧洲历史上,收入和财富差距的缩小只发生在三个时期: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中世纪晚期黑死病的蔓延,还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社会运动和和平的改革未能带来类似的变化。民主无法保证平等的结果。教育要跟技术变革竞赛,努力让没有技能的人不被抛下。

沙伊德尔说,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不平等状况往往会扩大或者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每一次经济不平等的降低都是由于大规模的暴力冲击,对既有秩序的颠覆。缩小贫富差距的大调平器有四种形式。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占主导地位的是两种。一是政府的垮台,有钱有势的精英被扫荡,缩小了贫富差距。第二种是疾病,大规模的传染病夺去许多人的生命,导致劳动力短缺,雇主不得不向剩下的不多的工人支付更多工资,导致工人收入上升。同时,有钱人拥有的土地等财富会贬值,因为住在土地上的人、付租金的人、购买土地产出的食物的人更少了,所以土地价格下降。这也会缩小贫富差距。

在20世纪,政府垮台和传染病被另外两个因素取代了,即大规模的战争动员和革命。在世界大战期间,跨越边境的投资中断,政府大规模干预私有领域,减少资本收入和资本的价值。政府还会实施极其高的税率,尤其是针对有钱人,以此来支付战争成本。战争期间,因为征兵和兴旺的军工产业,还会有充分的就业,提高了对劳动力尤其是没有技能的劳动力的需求。所以熟练工人和不熟练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减小了。在许多国家,战后还发生了通货膨胀,因为政府为了战争的开销而印了太多钱,这使那些拥有投资和资产的人受到打击。战争还造成了很多破坏,毁掉了一些人的工厂和存货。

缩小贫富差距的第四种力量是革命,如俄国和中国的革命,把财富从上往下转移,把资产、土地、工业等国有化,消灭私人财富。还有计划经济,确定物价和工资水平。

在人类历史之初,不平等水平是很低的。那是因为当时人们就没有多少东西。采集、打猎时,人们是以10~30个人的小群体生活。人们相互平等有几个明显的原因。群体一直在移动,也生产不出很多物质财富,所以人们期待在内部平均分配,也没有把不多的财产传给后人的惯例。有了农业、定居之后,就有了多余的食物,人们也有时间生产更多物质产品。同时,出现了所有权。个人和家庭有可能积累财富,然后传给后代。国家的形成强化了这种趋势。统治阶级变得极其富有。他们的财富比经济的规模和普通人增长得快。

文章作者

薛巍

发表文章583篇 获得9个推荐 粉丝4989人

江湖人称“贝小戎”、“小贝”,读书万卷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行走耶路撒冷

穿越千年

1805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