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中规中矩的和平奖

作者:邢海洋

2020-10-14·阅读时长5分钟

93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967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2015年5月6日,尼泊尔志愿者从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直升机上装卸救援物资(视觉中国供图)


奖项颁给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可谓中规中矩。诺奖提名中出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引发广泛争议。今年9月,以色列、美国、巴林和阿联酋在白宫签订《亚伯拉罕协定》,以色列正式与巴林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建立全面外交关系,这被一些评论员称为中东和平的标志。特朗普的强硬路线居然在中东问题上开花结果,颇为讽刺。刚上任9个月就获诺奖的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指出,主张强硬路线的内塔尼亚胡成为以色列总理,增加了实现中东地区和平的难度。

和平奖因为政治立场的原因,也是引起争议最多的奖项,这里不去讨论,这里只分析获奖的WFP都做了什么。

世界粮食计划署是属于联合国的食品援助组织,其援助机制是成员国多边合作,宗旨是以粮食为手段帮助受援国在粮农方面达到生产自救和粮食自给,援助方式分紧急救济、快速开发项目和正常开发项目,其援助资源主要来自各国政府自愿捐献的物资、现金和劳务。目前主要认捐者有中国、美国、欧盟、加拿大、荷兰、日本、德国、瑞典、英国、丹麦和澳大利亚。

在官网上,WFP向外界展示了作为诺奖获得者所做的12件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道援助组织,它在全球88个国家有援助项目,帮助1亿人口。每天,WFP有5600辆卡车、30艘船和100架飞机在路上,向急需帮助的人们运送食物和物资。在爆发种族冲突、突发天灾的地方,WFP深入到第一线,当下他们正在20余个国家和地区解决棘手的问题。WFP为1700万孩子提供校餐。自1990年起,WFP帮助40余的国家为孩子们提供免费食物,这也激发了家长们送孩子上学的热情。WFP从小农场主那里采购粮食,帮助他们开发荒地,还利用自己的预测评估模型,为孤立无助的家庭发放紧急救济金。

近年来WFP接受了越来越多的捐赠,去年的捐赠额创了纪录,达到80亿美元。但全球战乱频仍,气候变化加速,WFP仍有着41亿美元的资金缺口。

有趣的是,WFP的成立还和美国的粮食过剩有关。上世纪50年代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东西方冷战关系确立。美国粮食的销售渠道少了,而农业的科技革命,以及战后大片土地得到开垦,使得美国的粮食过剩问题日益突出。仿效欧洲的“马歇尔援助计划”,美国政府开始推动粮食外援,1954年国会通过了对外援助的核心法令《农产品贸易开发与援助法》,开始大规模地进行对外粮食援助。但美国自己的援助还不足以解决粮食过剩问题,于是又推动联合国成立多边援助的长期机制。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2979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改变世界的人

2020诺贝尔奖

1932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