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碎片之战:纳卡飞地冲突升级

作者:刘怡

2020-10-14·阅读时长15分钟

139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742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10月12日,阿塞拜疆妇女迪拉拉·阿巴索夫在她位于泰尔泰尔的家中接受媒体采访,希望政府帮助她重返位于纳卡地区阿格德勒镇的故乡。阿巴索夫在1990年的亚阿族群冲突中被迫逃离纳卡州,2020年9月底,阿塞拜疆军队宣布收服阿格德勒镇周边地区


一群火柴盒形状的装甲运兵车正以纵队队形疾驰在边境公路上,突然,背景音中传来几声尖锐的啸叫,画面中的车队在顷刻间变成了几个浓烟滚滚的黑点。一辆正在转动炮塔寻找目标的T-72型主战坦克,顶部被一个明亮的光斑照射了不到一秒钟,立即发生剧烈爆炸,接着化作一堆扭曲变形的金属残骸。一个匀速飞行中的黑色金属物,和一团快速接近的火焰迎面撞上,凌空炸出一个巨大的火球,碎片纷纷扬扬地散落……

如果不是画面底部标注有阿塞拜疆国防部和亚美尼亚国防部的水印,这些令人瞠目的视频镜头,或许会被误认为是某一款电子游戏中的玩家对战场景。但它们的的确确是出自一场现实中的战争,并且主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大国: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这两个外高加索国家,在2020年入秋之际成为了全球的焦点。

从9月27日阿塞拜疆军队开始朝两国有争议的纳卡飞地发动炮击和空袭,到10月10日双方在俄罗斯调停下达成临时停火协议,这场局部战争最激烈的阶段只持续了不到两星期,出动的兵力规模、使用装备的性能以及两国各自遭受的损失却是最近5年极为罕见的。参战双方都动员了上千辆规模的坦克和装甲车辆,阿塞拜疆军队大范围使用了购自土耳其、以色列等国的无人机,亚美尼亚军队则发射了短程弹道导弹。尽管对两国军队的实际损失数字尚难做出准确估计,但双方各自公布的战报显示,两军在交战中的人员总伤亡可能超过7000人,至少740辆坦克和装甲车辆被击毁,两项数据都远远大于2008年著名的南奥塞梯战争。

相当特殊的是,尽管冲突主要发生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双方军队交战的主要场域却不在彼此领土的核心部分。他们争夺的对象其实是阿塞拜疆版图内的一块“飞地”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飞地。


10月9日,一名“阿尔察赫国防军”士兵察看马尔塔克尔特镇附近一处被阿塞拜疆炮弹击毁的民宅


卡拉巴赫(Karabakh)一词,源自波斯语和突厥语,意为“黑色花园”;纳戈尔诺(Nagorno)这个前缀则来自俄语,意为“上部”。换言之,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确切译名应为“上卡拉巴赫”。来源复杂的名称,暗示了该地区主权归属的复杂程度:18世纪以前,这里曾经建立过效忠于波斯王国的突厥人汗国,但在苏联时代却由于特殊的边疆领土政策安排,成为了阿塞拜疆共和国境内的一块亚美尼亚人“飞地”(Enclave)。1991年苏联解体后,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裔居民拒绝成为阿塞拜疆的一部分,他们在亚美尼亚共和国的支持下宣布武装独立,组建了所谓的“阿尔察赫共和国”(Republic of Artsakh)。历经28年发展,阿尔察赫已经成为一个拥有议会、政府、央行和军队的独立政治实体。尽管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都不承认这个政权的合法性,亚美尼亚也尚未制订合并该地区的时间表,但面积达11458平方公里的纳卡飞地就此成为了阿塞拜疆的肘腋之患。

1992年至今,纳卡地区先后爆发过一次全面战争和5次以上局部边境冲突,几乎成为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关系周期性紧张的根源。但和此前的历次摩擦相比,2020年这场“两周之战”依然具备一系列新特征。新冠肺炎疫情在整个中亚造成的政治压力和民意波动,使得阿塞拜疆民众主动走上街头,呼吁政府对阿尔察赫当局以及亚美尼亚军队进行“惩戒”。和两个当事国领土都不接壤的土耳其也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活跃,不仅在战前与阿塞拜疆举行联合演习,还向阿军出售了多种新型武器装备。种种迹象显示:在政治领导层处于代际更替周期内的中亚和高加索,传统的领土和民族争端依然是化解内部压力的重要“出口”。而土耳其等区域外国家为扩展国际影响力采取的介入举动,则将使冲突的阴云长久笼罩在该地区上空,成为新的不稳定来源。

文章作者

刘怡

发表文章196篇 获得19个推荐 粉丝2498人

身与名俱灭、江河万古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改变世界的人

2020诺贝尔奖

1932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