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现象式学习》| 译者葛昀解读

作者:葛昀

2021-09-09·阅读时长1分钟

15480人看过
芬兰教育的核心秘密是什么?

《现象式学习》| 译者葛昀解读

23.2MB
00:0016:56

【芬】科丝婷 ∙ 罗卡 著

葛昀 译

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

【推荐】三联生活周刊

【解读】葛昀,本书译者

芬兰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成果引起了全世界对芬兰学校及教师教育的兴趣,但是人们对于面向21世纪的芬兰之路和令人兴奋的“现象式学习”依然知之甚少。这本书为读者揭示了这个国家的核心教育秘密。芬兰每十年进行一次大的教育改革,最近的一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从“教什么”到“怎么教”和“怎么学”的转变,也就是把原来单纯传授知识的内容,转变成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内容。

TIPS:

1. 地处北欧一隅的芬兰的国土面积相当于三个江苏省,但人口只有江苏的1/15左右。芬兰连续多年被联合国评为“最幸福的国家”。芬兰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满目疮痍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最富裕和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人人平等的免费教育制度是奇迹背后的要因。芬兰政府更决定,从2021年秋季开始,将义务制教育延长至包括高中和职业学校的中等教育阶段,同时将为学生免费提供这一阶段的所有教材。

2. 本书重在谈学习,作者用了七个板块的篇幅分别介绍和分析从2016年起正式实施的《芬兰新国家课程标准》中的七项能力,它定义了面向21世纪的新型人才所需要的七个基础广泛的横贯能力。在芬兰,从学习者的角度看待教育的主导思想由来已久。本书的作者科丝婷·罗卡是赫尔辛基大学教育学院的一位教育心理学教授,所以她在本书的开头不惜用了一整章的篇幅为读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芬兰教育背后的理论支持和依据,即学习和知识的社会建构理论;剖析了社会建构主义在如下方面对芬兰新课程标准在基础教育阶段发挥的理论指导作用。

3.《芬兰新国家课程标准》中的七项能力包括:思考与学会学习的能力,文化感知、互动沟通和自我表达的能力,自我照顾和管理日常生活的能力,多元识读能力,信息及通信技术能力,职业技能和创业精神,培养参与、影响和构建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公民。

执行制作人:金寒芽|编辑:筱诗|剪辑:张译丹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葛昀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译者发声

最懂原著的一手读感

241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