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弘
2022-04-13·阅读时长1分钟
沈弘 编译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22
【解读】沈弘,杭州人,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上世纪90年代起遍访哈佛、芝加哥、伦敦等地图书馆,搜集了大量国内难得一见的珍贵记录。目前承担教育部重点攻关项目“外国收藏16-20世纪来华传教士档案整理与研究”、浙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项目“外国人眼中的浙江与浙江人”。著有《晚清映像》《中国长城》《老照片中的大清王府》等。
创始于1842年的英国《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以图画为内容主体的周刊。其以细腻生动的密线木刻版画和石印画,以那个时代的技术条件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再现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画报初始就对中华帝国表示密切关注,派驻大量画家兼记者,1857至1901年就向英国发回了上千张关于中国的速写和几十万字的文字报道。这部书不仅给我们展现了宽广的19世纪中国世俗社会生活图景,也为我们提供了中国留存文献中漏记误记的内容。
TIPS:
1. 创刊于1842年5月14日的《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以图像为主要特色来报道新闻的周刊,其影响力遍及欧、美、亚等许多国家,它的图片收藏堪称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插图版画和老照片宝库。
2.《伦敦新闻画报》中的部分报道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这些现场目击报道属于第一手的原始历史资料;它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观点和视角与中文史料相左,这就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不同角度的参照物;它们所报道的一些事件和中国社会生活的细节往往是中文史料中的盲点,是别处找不到的珍贵史料;由于该刊前后延续一百多年,其中国报道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也是许多其他西文历史资料所不能企及的。
3. 1857年,该刊开始往中国派遣特派画家兼记者,从那时起,凡是在中国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都有该刊记者的现场目击报道和发回英国的大量图片、文字资料。此外,来华的特约画家或摄影记者还特别关注中国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其目的不仅是满足英国读者对于中国的好奇心,也试图沟通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其中有关中国的数千张图片和数百万文字向我们展示了清末民初这一个多世纪里中国绮丽壮观的长幅历史画卷。
执行制作人:金寒芽|策划:筱诗|剪辑:张译丹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