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桑戈马尔守夜者》| 译者陈赛娅、王银利解读

作者:王银利

2022-07-04·阅读时长2分钟

5546人看过
一个非洲女性的心灵奇旅,一位妻子重建生活的经历。

《桑戈马尔守夜者》| 译者陈赛娅、王银利解读

32.1MB
00:0017:30

【法】法图·迪奥梅 著

陈赛娅/王银利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2

【解读】

陈赛娅,南京大学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曾任中国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翻译。

王银利,南京大学法语笔译专业硕士,曾前往法国诺曼底大区交流学习。

库姆巴是一位遭遇丧夫之痛的女人。一次船难夺走了爱人的生命,她曾依赖的生活就此分崩离析。在改嫁和自力更生之间,库姆巴需要做出抉择。沉浸在悲痛中的库姆巴,决心将回忆记录下来,却意外地发现自己可以通过写作与亡夫对话。于是,每当夜晚降临,她都用写作召唤逝者,挣脱现实的束缚。写作让库姆巴从枯燥乏味的日常生活中抽离,她明白,想要获得自由,必须捍卫自己的人生。

这是一个根植于非洲本土的魔幻故事,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乔拉”号沉船事件。法图·迪奥梅的小说继承了非洲口语文学传统,聚焦女性生活经验,展现了她们被遮蔽的生活。

TIPS:

1.以库姆巴为代表的广大女性遭受着来自社会、男性、甚至是其他女性的多重压迫。“娶寡嫂制”将女性物化,忽略她们自身的需求,女性一旦出嫁,就是将自己“卖给了”婆家,成为了婆家的“财产”,如若丈夫早亡,那么她们在结束四个多月令人窒息的守丧期后就要嫁给丈夫的兄弟。守丧期的妇女需要身着宽松长袍,每天祷告五次,不能大声说话,甚至不能在白天出门。但这样都无法阻止其他男性的骚扰,库姆巴在绝望之际还要被迫面对丈夫那懦弱无能的兄弟、胸无点墨的表哥以及自以为是的村民。就连库姆巴的母亲都不能真正理解她,只考虑到了女儿的物质生活,但库姆巴是一个接受过教育、有自己独立思考的女性,她追求的从来不是物质生活,而是精神上的契合。

2. 现实也好像的确如此,人们总是被鼓励要快乐,要昂扬向上,却常常忘记要尊重每一种情绪。深陷绝境的人也许并不希望听到“我可以理解你的感受”这种话,作为旁观者,我们会被当事人的情绪感染,却永远无法感同身受,这时候不要妄加评判,不要高高在上地去鼓励受难者要学会坚强,因为坚强只是一种选择,在坚持不住的时刻,沉默与示弱也是一种选择。

3. 小说里的三个非洲女人:寡妇库姆巴、库姆巴的妈妈亚莉亚姆、库姆巴的婆婆瓦西亚姆,乔拉号沉船事件中她们都失去了自己的亲人,然而本该处在同一个命运帐篷下的她们却无法给彼此带来安慰。她的婆婆尽管失去了自己最亲的儿子,却似乎很快忘却悲痛,立刻拿好武器加入到村落里那吃人的封建阵营里;而库姆巴的妈妈,她似乎能够体会女儿的悲伤,却因为族人所谓的矜持品格,甚至无法张开双臂给女儿一个拥抱。同样身为女人的她们,同样遭受过所在社会或显性或隐性压迫的她们,在这样一个可以相拥取暖的时刻,却选择忽略自己的女性身份,被社会所裹挟,被动地或是主动地不愿发出声音。

|译者发声|

译者的翻译故事和译后心得往往是最懂原著的一手感悟。好多译者都是被案头耽误的好声音,妥妥地讲故事潜力股。欢迎订阅收听呀!

点我订阅

制作人:筱诗|编辑:婧婧(实习)|剪辑:译丹

发布时间:2022年7月5日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王银利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译者发声

最懂原著的一手读感

241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