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重拾交谈》|译者王晋解读

作者:王晋

2023-10-25·阅读时长3分钟

10475人看过
面对面交谈是人类一切情感传递的根本性依赖。

19.1MB
00:0013:52

[美]雪莉·特克尔 著

王晋 译

中信出版社 / 2017

【解读】王晋,本书译者,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2007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赴香港城市大学进修两年,专攻语言学研究。回京后,曾担任《英语世界》杂志社责任编辑三年。现专事文字与翻译,已出版译著三十余部。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科技包围的世界,我们时刻都在交流。为了“永远在线”,我们牺牲了面对面的交谈。我们彼此背离,却去亲近手机,我们的心永远都在别处。若要感同身受,要成长,要爱人与被爱,要获得衡量自己或他人的能力,要完全了解并融入周围的世界,我们必须交谈。交谈是我们所做的最具人性,也是最通人情的事。我们因为对科技的热情而远离面对面的交谈。不过,事实证明,在教育领域,交谈是最佳的沟通方式;在工作场合,交谈有利于公司的盈利。远离交谈的代价随处可见。在饭桌旁,孩子们要和手机争夺父母的注意力;朋友们学会了新的策略,知道当身边的人每每查看手机时该如何让交谈继续下去;在工作岗位上,我们退隐在自己的电脑前,忘记了正是饮水机旁的交谈才会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我们会在网上分享他人认同的观点,这是一种回避真实冲突、回避公共场合面对面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时刻在线,把独自一人看成是科技应该解决的问题。独处和自省时的自我交谈已濒临灭绝。现在我们正处于危急的时刻,但好在我们是有适应性的。当我们为自己和孩子提供交谈空间的时候,我们会更加深刻地了解彼此以及周围的人,也可能重新发现自我。通过多年的研究,雪莉·特克尔提出了支持交谈的理由。科技影响了我们的同理心,而同理心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过,我们可以抓住时机:交谈就在那里,等待我们重拾。数字社会的人际关系日渐疏离,解决之道就是谈话疗法。

TIPS:

1. 雪莉·特克尔是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科技与自我创新中心主任,哈佛大学社会学和人格心理学博士。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克尔便致力于研究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并成为该领域首屈一指的社会心理学家。《连线》创始主编凯文·凯利称她为技术领域的“弗洛伊德”。从1984年的第一部著作《第二自我》,到1995年的《虚拟化身》、2012年的《群体性孤独》,再到现在的《重拾交谈》,雪莉·特克尔敏锐地看到,在互联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数字文化对人类的生存状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我们今天分享的这本书中,特克尔以其最擅长的临床诊断式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破解数字时代“寂静的春天”的解决方案,那就是“重拾交谈”。她提醒我们:面对面交谈是人类一切情感传递的根本性依赖。

2. 雪莉·特克尔敏锐地看到,在互联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数字文化对人类的生存状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我们今天分享的这本书中,特克尔以其最擅长的临床诊断式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破解数字时代“寂静的春天”的解决方案,那就是“重拾交谈”。她提醒我们:面对面交谈是人类一切情感传递的根本性依赖。现在的人们为什么会远离交谈呢?在线交流会给我们这样一种感觉,我们觉得自己在时间和表现上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如果发信息而不是面对面交谈,我们可以控制聊天的时间,可以展现我们想要展现的一面。我们可以删除,可以编辑,可以润饰。特克尔将其称为“金发女孩效应”。

3. 雪莉·特克尔在《重拾交谈》一书中探讨了技术给人们的自我、友情、爱情、工作、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她是以承认科技发展带来的好处为前提的。特克尔从头到尾都没有号召人们远离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技术,这些技术在社会中已经根深蒂固。她指出:“我并不是说我们要远离电子产品,相反,我建议大家更仔细地观察,与之建立起一种更有默契的关系。如果明白了手机对你产生的深远影响,你在使用手机时就会更加注意,从而选择另一种与手机共存的生活方式。”。

|译者发声|

译者的翻译故事和译后心得往往是最懂原著的一手感悟。好多译者都是被案头耽误的好声音,妥妥地讲故事潜力股。欢迎订阅收听呀!

点我订阅

制作人:筱诗|审校:南希|剪辑:译丹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7日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王晋

发表文章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译者发声

最懂原著的一手读感

241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