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琪
2018-02-25·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266个字,产生2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吴琪)
( 巴金 )
《随想录》的痛苦解剖
巴金虽然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可是他晚年却好几次在公开场合说:“我不是作家。”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赵长天从1985年从事作协行政工作后,开始和巴老有了接触。“怎么作协主席会说自己不是作家呢?”赵长天告诉本刊,一开始他感到很奇怪,但是慢慢开始明白巴金的说法。“老人家并不是在自谦,他写作不是冲着作家这个职业来的,而是他一直想到达内心追求探索的理想社会,只不过写作成为他最好的表达方式,终生未变。”
巴金不善言辞,性格内向,一口四川话说起来讷讷的,外人初听起来有些费劲。或许正是因为不善言辞,他特别珍视文字的表达。在“文革”中,巴金无法提笔创作,翻译文章也不可能发表,但他每天翻译几百字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
发表文章49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1619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