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钱锺书,杨绛:一对做学问的夫妇

作者:杨璐

2018-02-25·阅读时长12分钟

166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314个字,产生1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1935年,新婚的钱锺书和杨绛夫妇搭乘邮轮赴英留学 )

好读书

钱锺书出生时本来取名“仰先”,字“哲良”,因为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而取名“锺书”,这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本来是庆祝人生第一个生日的民俗,却真的成了他一生的挚爱。他生在无锡县城里一户书香之家,3岁时随伯父学识字,6岁时跟着堂弟一起进私塾读书,他学《毛诗》,堂弟学《尔雅》。一年后回家继续跟着伯父学习。家里的小说只有《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正经小说,这满足不了钱锺书的阅读欲,经常从伯父那里得到两个铜板在租书摊上租小说,津津有味地读完《说唐》、《济公传》、《七侠五义》等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小说。他的记忆力也极好,这些童年的乐趣直到去牛津读书时依旧记得很清楚,跟新婚的妻子杨绛说起哪条好汉使用哪种兵器时,还能如数家珍。

十一二岁的时候,《林译小说丛书》带他进入了外国小说的新天地,他反复阅读林译的狄更斯、司各特等作品。40年以后,他曾经回忆:“假如我当时学习英语有什么自己意识到的动机,其中之一就是有一天能够痛痛快快地读遍哈葛德以及旁人的探险小说。”

文章作者

杨璐

发表文章146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2890人

周刊主笔、 新消费研究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八十周年

122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