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寻找反转的蛛丝马迹

作者:邢海洋

2018-02-25·阅读时长3分钟

37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693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邢海洋)

5月开始,股市已经下跌了两个月,上证指数接近了年初的低点,调侃“钻石底”的声音多起来。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早前称2800点以下都是海平面,又预测当前股市是“钻石底”,顺理成章地成为股民发泄不满的对象。不过,抛开年初2132这个“钻石点位”不论,也抛开上半年沪指运行的2132~2478点的“钻石区域”,7月初的市场还是能寻找到一些市场极度绝望,同时也孕育希望的反转迹象。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7月6日当周,A股新增开户数7.2万户,剔除不满5天的周记录,为2008年有记录以来最低;持仓A股账户数5657万户,持仓账户占比为34.06%,也是自2008年初有统计以来的最低。表面看,A股市场消灭富翁的速度惊人,小散户更不放过,以致投资者用脚投票,殊不知,二级市场交易账户数的多少与股市顶部和底部出现有着密切关系。市场缺乏赚钱效应,甚至是负效应下,投资者无心恋战,乃至赌咒发誓,销户表决心,筹码只有向少数人集中,尤其是顶级机构账户集中,而这些机构实力强大,总能熬到转势时刻。有报道,中国人寿近来动用90亿元购入股票型基金,并明确表示以其拥有的庞大资金量,只能在左侧,也就是下跌市中完成建仓。当然,股市开户数虽是“有用”的参考,却非前瞻性的指标,不能作为一个“有效”地预测市场趋势的指标。新增开户数的确处在历史低位,但你不知道未来它会不会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可7.2万户,还可能更低到多少?A股火热时,一天的开户数就超过了这个数字,而且不是一天,而是每一天。

预测市场本身就是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但投资者还是不得不“让历史告诉未来”。技术分析所依凭的三大前提之一便是“历史会不断重复”,6、7月份,的确有很多与底部伴生的现象出现了,现象之一是深市成交额持续超越沪市。据统计,从6月11日至7月13日的24个交易日内,除3天外,其余交易日深市成交额均超过沪市。之所以说深市超沪市是见底信号,是因为深市市值远小于沪市。以7月11日为例,深市总市值7.187万亿元,沪市总市值14.93万亿元,深市总市值不到沪市一半,流通市值上,深市4.62万亿元,沪市12.33万亿元,深市流通市值不到沪市40%。正因为此,深市超沪市实属反常。而这种反常现象,统计上却是有意义的:A股历史上,深市成交额超过沪市的次数并不多,持续数日且比较典型的共有3次,并且,1996和2000年的两次,市场均随后展开一轮牛市,2010年6月则是两年来最重要的一次反弹行情。每次深市脱颖而出都有着深厚的宏观经济背景:1996年是香港回归,2000年是重组概念,2010年是中小板的持续高涨。在深市先知先觉资金的带动下,沪市最终也被带动,推涨的力量最终全面扩散开来。现在,增长方式处于转型的关键时刻,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的深市无论走势和交易量都持续超出,意味着市场对创新,对转型的普遍认可。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79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八十周年

122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