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慎之
2022-11-02·阅读时长7分钟
本课重点:
1、家长控制不住对孩子发火的心理学动因。
2、四种类型的人因为哪些原因对孩子发火?
3、四个解决忍不住对孩子发火的办法。
你好!我是胡慎之,欢迎来到我的关系课。
今天是我们实战-家庭关系篇的第5节课,我们要讲的是,控制不住对孩子发火,怎么办?
首先,我们来说说,控制不住对孩子发火背后深层的心理动因。
我们为什么会控制不住发火?发火就是愤怒嘛,愤怒的原因来源于恼羞成怒。而恼羞成怒背后的情绪,就比较复杂了。所谓恼,是因为面对发生的事情,心中产生了无力感、失控感、以及无法接受事实的哀伤的感觉;所谓羞,是自己感觉这事太糟糕了,我们有可能会被别人责怪,可能会因为这件事被别人嘲笑,再或者我们做了一件有可能损害别人利益的事,心中升起了愧疚感。
举个典型的例子,有一些爸妈的工作是需要经常出差的,小孩子就常常是自己一个人在家。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变成了“留守儿童”。爸妈在外面工作了很长时间回到家里,见到小孩就像见到宝,小孩子和大人都是特别高兴的。但是这个热乎劲还没过去,爸妈可能就会问小孩?你成绩怎么样啊?在学校有没有听老师的话啊?假如听到成绩不好,或者听到做了坏事。爸妈顿时就变了脸,对小孩拳脚相加。这对小孩子来说,简直就像一次坐过山车的体验。
这个时候的爸妈就是恼羞成怒。因为他们自己心里对于没能陪伴孩子的成长是愧疚的。他们在心中期待小孩一切都很顺利,可以成长为他们想要的样子。但是假如小孩没有实现这个期待,他们就会想,“要是我陪在他身边,我亲自辅导他写作业,他成绩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糟糕。”但是他们又做不到,或者说过去没能做到,再或者未来都做不到。这时候,一种愧疚的心情涌上心头,就产生了我刚才说的那种“恼羞成怒”的情绪,在愤怒的驱使下,就打了小孩。
从关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世界上有两种感觉是最难处理的:一个是内疚感,一个就是愧疚感。爸妈在那一瞬间,就是被这样的情绪淹没了:觉得我没有尽责,但是我又没有能力去尽这个责。这变成了爸妈的一种难处,而且这种难处还没办法说出来。但是情绪需要宣泄,于是他们对小孩发火。
所以,当我们控制不住对孩子发火的时候,首先要去感觉一下,我们是不是正在体会刚才说的“恼羞成怒”背后的那几种感觉。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为只有当你理清了自己发火背后的真实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但是不知道这个原理的人,在发火之后往往想的不是找到原因,而是去把发火这件事合理化,那能找到的最好的理由就是:都是孩子不听话,孩子不好,做得很差,需要管教。所以我才这么生气,我才要冲他发火。这其实是认知模式出现了问题。这时候,小孩变成了我们宣泄情绪的一个工具,变成了一个承受者。在极端的情况下,有些父母还会把自己在其他地方受的气,转移到孩子身上。比方说,爸妈在工作中受了老板的气,受了客户的气,很郁闷。又或者说,每次想到自己挣的钱没办法给家里的人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会产生自责。这些情绪产生之后,他们会希望世界上有人能看到他们的情绪,能够体谅他们的情绪。这时候,假如他回到家里,看到孩子把电视机的声音开得很大,他有可能就走过去把小孩揍了。这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情绪转移”。换句话说就是,爸妈把自己在其他地方压抑了的情绪,转移到了小孩的身上来发泄。所以我经常跟我的来访者说,父母对你发火,有可能是你正在支持他们。而不是你做错了什么。愤怒这种情绪是可以让人产生力量的,而恼羞成怒的父母可以借由这种力量,来抚平自己心中的那种无力感,失控感。所以有时候真的不是小孩做错了什么,而是他们替父母的情绪背了黑锅。所以要解决控制不住发火的问题,首先是要找到自己发火的真正的原因,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些问题。不要当孩子需要你的时候,除了惭愧一无所有。
学习了控制不住发火背后深层的心理动因之后,我们来分析一下,4种动物类型的人,都是因为哪些具体的原因,而忍不住对孩子发火?
蜗牛型的人,很容易就会控制不住发火。当蜗牛感觉无力,或者说力量不够的时候,他们就会对小孩发火。就像刚才说的,愤怒可以产生力量感。而孩子是一个很安全的对象,他们不可能不爱自己的父母,没有长大成人之前也不可能离开父母。蜗牛对着孩子发火,一方面会让自己获得力量感,另一方面,还很安全,不会因为发火而失去对方。所以蜗牛是经常会对孩子发火的。
袋鼠型的人,对孩子发火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孩子没有去认同和肯定袋鼠爸妈。对袋鼠爸妈来说,孩子的一切都是我的,都是我给予的,当孩子不承认这一点的时候,或者说不承认袋鼠爸妈的价值的时候,袋鼠爸妈就会恼羞成怒。
举个例子,袋鼠跟孩子说:你看,都是因为你,我好辛苦,我养你容易吗?这时候孩子说,所有的父母不都是这么做的吗?爸妈不就应该这么做吗?你既然把我生下来,就要养我,不然你干嘛要把我生下来呢?袋鼠爸妈要是听到这个话,会一下子跳到房顶上,变得怒不可遏。
鸵鸟型的人,都很自恋,需要心理资本。孩子也是他们获得心理资本的一种工具。所以鸵鸟对于孩子往往有比较高的期待,当孩子没能满足这种期待的时候,鸵鸟就会忍不住对孩子发火。比方说,鸵鸟会跟小孩说,你是我儿子啊,你怎么才考这么几分?!有一部电影《如父如子》,其中身为精英的父亲一直嫌弃自己的儿子弹琴学习各种不能达成他的期待,常常为此生气。最后这位爸爸发现,原来儿子不是亲生的,竟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果然不是亲生的啊!这就是鸵鸟爸爸的典型表现了。
斑鸠型的人,对待小孩的方式更像西方的一些父母。斑鸠型的人的情绪隐藏得更深,或者说他们更加自我。现实的事情对斑鸠来说,都是就事论事,不愿意投入太多的感情。所以斑鸠会站在相对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看待自己和孩子的关系。他们不会想要去为孩子承担更多的责任。譬如斑鸠常常说的一句话是:孩子啊,现在我养你是我的责任,等你成人之后,总是要找自己的老婆。我有我的生活,你有你的生活。
在知道了4种动物类型的人会忍不住对孩子发火的具体原因之后,我要给你4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惩罚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小孩学会承担后果
有一个很有趣的漫画:一个老爸在打自己的儿子,一边打一边说:叫你不听话;这个时候爷爷也在打自己的儿子,一边打一边说:叫你不要打自己的孩子。
这就是我常常说的:我们对待世界的方式,就是我们被对待的方式。那么,假如我们总是用一种惩罚性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孩子长大了之后,也会继承这样一种方式。在继承的同时,一边觉得很痛苦,一边还会继续延续这样的做法。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明确当你想要惩罚小孩的时候,惩罚本身不是目的,让小孩学会承担后果才是这次惩罚的目的。所以首先要改变大人自己的认知,理解自己的行为。然后才是惩罚的方式,是要用发火、暴跳如雷这种形式来惩罚。还是有其他更好的形式和方法。比方说,可以设立一个规则,事先告诉小孩,你触犯了底线,会有什么结果。比方说,我有一个朋友,她跟小孩说,我给你买的玩具,到了下个月的这一天,它们都还是完好无损的,我就再给你买3件玩具。假如还没到这个月结束,你就弄坏或者弄丢了它们,我接下来的2个月都不会再给你买任何玩具。
这个惩罚的目的就是让小孩知道假如我做了错事,做了坏事,这是有成本的,我是需要去承担这个结果的。
二、偶尔发火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变成发泄
第一条是关于理性的解决教育小孩的问题。这第二条,就是当我们确实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发火是可以的,假如说这是特殊情况,非常偶尔才会出现一次,也不需要太过自责。但是不能把小孩当成宣泄情绪的对象,用暴力去对待小孩。
三、爸妈是不是反过来正在依赖孩子
在冷静下来的时候,思考一下,在我们跟孩子的关系中间,我们是不是反过来正在依赖孩子。依赖他们给予我们的安全感,依赖他们来帮我们消化掉不良的情绪,依赖他们给予我们更多的自恋的资本。我们希望孩子做得更好,是因为我们希望孩子本身变得更好,还是只是在照顾我们自己的情绪,满足我们自己的需要。
四、不要陷入受害者模式
我们常常会在社会新闻里看到,有些夫妻关系不和谐,没有被丈夫很好的对待的女性,她们对自己的孩子的脾气是特别糟糕的。他们把气都撒在孩子身上。这些妈妈把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把孩子当成了丈夫的一种替身,潜意识里把孩子变成了一种施害者,而自己成为受害者。于是她们会用特别暴躁的方式来对待孩子。这种深层的关系的调整,往往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但是在这里,我可以先教你一个简易小办法:发火之前,先停顿三秒。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我们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1、我们学习了发火是因为“恼羞成怒”,恼和羞背后分别都有哪些情绪;2、要解决控制不住发火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在冷静下来的时候理清造成愤怒的深层心理原因,而不是简单的把自己发火的行为合理化;3、分析了4种动物类型的人,控制不住发火都是因为哪些具体的原因;4、我给了4条建议,用来解决问题。最后祝你学完今天的课,能够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找到控制不住对孩子发火的原因,理清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的认知,了解惩罚小孩的根本目的应该是让他们学会承担后果。最重要的是,记住:发火之前,先停顿三秒。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我是胡慎之。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节课再见。
转发海报
和更多人一起
掌握相处密码
发表文章3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1人
关系心理学家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