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07·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993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安内特·郭登·里德 )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美国无论是学院派的专业历史研究,还是历史传记作家们的记叙,关于建国之父的著述发生了一个显然的改变,从流行多年的歌功颂德的造神式描写,改变为对一个个人性饱满甚而不无偏见充满矛盾的人的兴趣和探究。新的研究趋向告诉人们,虽然建国之父们在这片应许之地领导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他们的丰功伟业、传奇政绩为美利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他们也并非像神一样完美。他们曾并肩作战生死与共,但也会为了政见和名誉互不往来;他们争吵,他们记仇,甚至与人决斗;他们也制造性丑闻,甚至有人和女奴留下后代。
国父之中,要数互为政敌的汉密尔顿和杰斐逊的人生对比最为鲜明。印在10美元钞票上的汉密尔顿是来自加勒比海岛国的孤儿,靠孤身一己的奋斗成为国父,他是《联邦党人文集》的幕后主笔,推动了金融和工商业改革。而他的死对头杰斐逊,终身依恋继承自父辈的庄园,坚信共和式家庭构成和文化是美国社会的基石,在流传已久的历史里,对美国的想象是一派如他弗吉尼亚庄园一般的田园牧歌景象。汉密尔顿性急,最后死于决斗,而崇尚启蒙主义的杰斐逊从来都认为决斗是野蛮人的行为。他们俩可以同病相怜的地方似乎只有各自的性丑闻,一个出轨卷入政治性丑闻,一个和奴隶留下后代。
汉密尔顿的一生用艺术形式来表达,普遍叫好的便是近两年一票难求的嘻哈歌舞剧《汉密尔顿》,而杰弗逊的丰富一生,就如一出《唐顿庄园》版的长篇剧集,让人悬心期待那种。随着《汉密尔顿》风靡一时,不期然又催生了历史学家对国父的一系列研究和著述,这本探讨杰斐逊作为父辈和爱国者的著作《“最幸运的家长”——杰斐逊和想象的国度》,更是将这个第二任总统的人生冷暖和矛盾以及家庭在他生命中的关系都一一讨论。著名历史学家安内特·郭登·里德与彼特·奥诺夫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提炼和对杰斐逊书信资料的整理,使得杰斐逊的形象内涵变得更加真实饱满。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5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