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加餐·现代诗】谷川俊太郎《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作者:北岛

04-03·阅读时长4分钟

126人看过

【加餐·现代诗】谷川俊太郎《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28.0MB
00:0012:13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谷川俊太郎

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森林寂静无语 屏住呼吸

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铺路

鱼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大海汹涌的波涛是枉然的呻吟

鱼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修建港口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大街变得更加热闹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建造公园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人彼此变得十分相似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相信未来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天空静静地涌淌泪水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无知地继续歌唱

师:今天我们读的是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的诗《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翻译者是旅日诗人、翻译家田原。

童:谷川俊太郎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呢?

师:谷川俊太郎1931年出生在东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父亲谷川彻三是日本著名哲学家和文艺批评家,被誉为大正时代的文人代表,我们熟悉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志贺直哉,诗人三好达治、日本剧本作家之父岸田国士等都是他父亲的好朋友。他父亲京都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一直在大学教书,曾担任过东京法政大学总长,日本国立博物馆馆长等职务。谷川俊太郎的母亲是一位大家闺秀,他母亲的父亲,也就是谷川俊太郎的外公,是一位政治家,曾担任过日本众议院议长。谷川是独生子。由于他的家庭背景,在日本那个并不富有的年代,谷川俊太郎度过了无忧无虑、丰衣足食的童年和少年时光。谷川俊太郎的诗歌中有很多树木的名称和意象,天空、云朵,夕暮、黄昏、朝霞也是他频繁使用的意象。还有很多虫子、鸟类和动物在他的诗歌中登场,这些都跟他自幼在父亲的森林别墅里度过夏天的经历有关。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前,东京遭受美国大空袭时,上初中的谷川曾随母亲疏散到京都外婆家。大空袭结束返回东京,目睹了无数被烧焦的尸体,这一点应该是谷川唯一的战争记忆。谷川小学到初中时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公认的优等生。他从小跟着母亲弹钢琴,跟着美国人家教学英语。15岁迷恋贝多芬的音乐并为之深深感动。17岁时,受高中同学和周围朋友的影响开始写诗并发表作品。他高中开始厌学,并拒绝考大学。在迷茫的几年足不出户的宅男生活中,常常阅读父亲书架上的诗集,尤其喜欢读岩佐东一郎、近藤东、安西冬卫、永濑清子等易懂、幽默的诗歌作品。后来接触到中原中也、三好达治、立原道造、宫泽贤治,法国诗人苏佩维埃尔、波德莱尔、普列维尔和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及美国诗人惠特曼等诗人的作品,其中对苏佩维埃尔和普列维尔的作品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开始悄悄在自己的笔记本里写诗并发表作品。19岁时写在笔记本里的诗得到当时的大诗人三好达治的激赏,五首诗被三好推荐给影响巨大的《文学界》杂志发表,震动文坛。2年后的1952年6月,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二十亿光年的孤独》,一举成名。

之后,直到今天,这位诗人仍笔耕不辍地活跃在日本文坛的第一线,截至今日已出版87诗集,10多册随笔集、翻译童话、近五百册绘本。他同时还创作了数百首歌词以及大学、中小学等校歌的歌词等。被传唱在世界一百多个语种里的《铁臂阿童木》和《哈尔的移动城堡》的主题歌歌词也出自他手。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和随笔、绘本作家以及剧本作家,甚至他还写过几篇短篇小说。除了营造文字,他还与觉和歌子合作拍过电影《我是海鸥》,与寺山修司制作过文艺范十足的影像带,出版过自己的摄影作品集,还曾为市川崑执导的电影《东京奥林匹克》拍摄过一些镜头,同时还为首次在亚洲举办的入场人数达6500万的1970年大阪世博会做过策划和撰稿。

谷川俊太郎的诗歌整体上大概分为两类:语言本位和人间本位,具有易读和耐读的双重性。“语言本位”当然是指专业性很强的那类诗歌,说得明了一点,就是供诗人和研究诗歌的专业人士以及对现代诗有一定鉴赏能力的读者阅读的——用异质的语言创作的比较艰涩难懂甚至超现实主义色彩非常浓厚的现代诗作品。“人间本位”则是指易懂而又耐读的——包括儿童诗、讽刺诗以及写给家庭主妇和没有太多诗歌专业知识读者的那类作品,以及为摄影家荒木经惟、川岛小鸟等拍摄的写真图片所配诗的应景之作。

他的这两类诗歌都具有易读和耐读的双重性,这种诗人并不是很多。我觉得这是诗歌的最致命的一点。有些诗歌很容易阅读,但是不耐读,读一遍你就不想读第二遍了。有些诗歌不好阅读,但是越体味越深,可一般人敬而远之,读不懂。

童:《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这首诗是什么时候写的呢?

师:1974年5月,日本桑里奥株式会社出版社出版了谷川俊太郎的第15本诗集《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这首同名诗收入其中。60年代是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经济高度增长的腾飞期,当时环保意识的薄弱对环境的破坏造成的危害应该不亚于今天北京的雾霾。这首诗显而易见是诗人敏感而具有先见之明地感触到环境被日渐破坏后,对人类的生存造成的不可估量的伤害。或许是这种忧虑感使诗人创作了这首诗。

这首诗堪称经典,最初被翻译成汉语在中国发表后,被《读者文摘》等一百多家杂志转载。这不是一首简单的环保诗。它是一种诉求和希望,从而通过对野兽、鱼、孩子、自己、小鸟相继的消失唤醒和警示人们重视对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爱护的自觉性,同时也鞭打了人类的贪婪和无知。

其实这首诗也对应了奥地利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阿尔佛雷德·阿德勒所强调的人类必须面对的三大问题:我与地球、我与他人、我与异性的关系。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谷川俊太郎

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森林寂静无语 屏住呼吸

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铺路

鱼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大海汹涌的波涛是枉然的呻吟

鱼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修建港口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大街变得更加热闹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建造公园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人彼此变得十分相似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相信未来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天空静静地涌淌泪水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无知地继续歌唱

——文本选自《给孩子的诗》北岛 选编

如果您喜欢本讲内容

可以随手保存下方海报

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北岛

发表文章2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09人

著名诗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给孩子的365天文化课

从诗词散文到自然科学,8大模块全方位培养

16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