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03 江南园林寻访-环太湖路线 | 如何欣赏江南园林?

作者:曾仁臻(鱼山)

05-27·阅读时长14分钟

1597人看过

35.0MB
00:0025:29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收听“给国人的非遗文化课”系列之园林专题,我是鱼山。

苏  州

后来我到了苏州,我在苏州集中看了几十个园子,苏州确实是江南城市里头园林最集中的,园林也都非常有代表性,我大概待了两三个星期。

苏州之后,我就绕着太湖走了一圈,太湖流域散布着各种各样的水乡和城市,城市里头有一些园林的遗构,我也去做了考察。这是我在形容一个路线,或者是形容一个区域:我主要是沿着太湖从南边走,然后又到了太湖西边,再到了太湖北边,最后又回到了苏州,是这样一种考察的路线。

苏州,我会在下一节内容里给大家着重介绍,介绍一些我有深刻记忆和有特点的园子,像沧浪亭、艺圃。此外还有拙政园、留园。

同  里

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是一些区域,哪些区域有哪些园子,苏州它还有一个镇叫木渎古镇,那个古镇里头也有园林大家可以去看,从苏州绕着太湖走,就先到了同里。

同里有【退思园】,同里本身也是一个水乡,它里头除了退思园,还有一些其他的庭院,也可以称之为园林,比如说耕乐堂、嘉荫堂,名字叫做堂,实际里头有很多山水庭园的部分。

同里退思园(本节内照片都由主讲人曾仁臻提供)

震  泽

再往西走就到了震泽,震泽有一个叫【师俭堂】(位于江苏省吴江市震泽镇宝塔衔。由徐氏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坐北朝南,三面环水)。震泽也可以称之为一个水乡古镇。

当时在师俭堂里发现了我看到过的最小的园林,或者说庭园——我更想把它称之为园林,因为里头完全具备山林的格局,也有廊子、亭子。师俭堂里头主要还是住宅和一进进的院子。它在一个三角形的边角地上,居然造出了一个非常完备的园子。

震泽师俭堂

我当时非常惊奇,也没有图纸,所以我也做了测绘,它面积非常小。师俭堂的园子叫锄经园。比锄经园更小的应该是苏州的残粒园,“残破”的“残”,“颗粒”的“粒”。但是那个园子我在苏州一直没有机会进去,因为原主人还在里头生活,私宅不接待外人。所以震泽师俭堂的锄经园,成为我现在看过的最小的园林。

南  浔

之后再往西,到南浔。南浔也是一个水乡。当年童寯在写《江南园林志》的时候,说“苏州之外,首推南浔”。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看园子你除了看苏州,就是看南浔。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南浔当年(清末到民国)是一个比较富足的地方,它在丝绸等商业方面非常发达。当地就有说法叫“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南浔四象八牛,即 “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 为代表的南浔富商,清光绪年间出现在湖州南浔民间及江浙一带),大概指这里头有很多的富商,可以称之为“大象”和 “牛”,然后是“黄金狗”。

因为富足,他们可以大量地新造私家园林,所以在南浔有一些堪比拙政园规模的大园子,规模非常大,数量也非常多。只是等我去看的时候,景象已经很不一样了,整个南浔所剩的园子不多了。

▲南浔风景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一些比较大的园子,比如【小莲庄】。小莲庄还是挺大的,它水面本身也很大,有大的水潭。

还能看到【颖园】。可能还能看到一个很重要的园子,【宜园】的一个遗址,园林部分已经没有什么建筑,只剩下一个水塘和中间的一个岛,以及周边的几亩田地。

当年童寯考察宜园的时候,他非常喜欢这个园子,也画了图。我对着这个平面图,站在遗址上看了半天,有点像吊古,感慨历史一样站了半天。你想象当年南浔是一个堪比苏州的地方,再看现在所剩无几,很多很好的园子再也无缘见到了,只能通过文献、资料做一些了解。

但是南浔本身也很像一个园子,它作为一个水乡,整个水路交通、村镇的布置,很有水乡的味道,也很像一个园林。它有风雨长廊,也有桥,也有很多面向河道开放的一些空间,如住宅。以前可能还有很多园林,还有很多这种船坞。

整个南巡如果你走走那段现在还保留下来那几条河坊,你能感觉整个南浔也有点像园林,只是它尺度更大一点。南浔因为知道的人不多,所以它还比较安静。

湖  州

再往西就到了湖州,湖州还有点名气,因为那里产毛笔。湖州也跟一个人有关,就是赵孟頫(1254—1322,浙江吴兴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当年他在那生活过,所以跟他有关系。

如果谈到园林,现在还能说起来的就是【潜园】,“潜水”的“潜”。潜园在一个公园里头,还剩下一部分假山的遗址。

▲湖州潜园的假山

我当时还是抱着很大的希望去找,先进了公园,好像叫莲花公园(全名为莲花庄公园),找了半天,走到最后发现,园子已经不能称为园子了,只剩下一些山池的遗迹。但那个山留得还不错,是湖石假山,还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他地方还挺少的。它有点像莲花瓣,或者像洋葱,有点一层一层的那个意思,走旋转的路径,或上或下,最后进到中间一个空心的山谷小庭院里。它具有一个这样明确的一个特点,这是湖州我觉得可以提一下一个,如果还能有一个园子,可能潜园是可以提的。

湖州还有一个叫【钱业会馆】,钱业会馆虽然也有山石、水池,但并没有呈现那么明确的园林的更有意思的特点。

宜  兴

再往太湖的西边,就到了宜兴,产紫砂壶那个地方。

它有一个园子叫【灜园】。这个园子非常有意思,它适合老年人经常去休闲。它也做了一些维护和修改,但修新后看上去有一些突兀,它还没有完全融合进周围环境,位置也不是那么合适。但园子的旧格局是非常有特点的。

我当时进这个园子,一开门就被吓住了,因为它的门正好在园子的一个尖角上,尖角正好是一个路口,所以这个路口是三角形的一个形状。大门就在三角形位置,一推开大门很意外发现,一推开大门就是一座山,这有点意外。有一个逛园林的常识,园林角上一般不会有山,因为会比较局促,但它恰恰就是让你意外,开门就是一座山。从山后绕到前面,你才能看到水池、桥、榭、亭等。灜园是场地关系比较有特点的一个园子,可以用来学习处理场地关系,因为它有一些不是那么齐整的场地关系,有三角形,或者一些边边角角,不那么规整。

▲宜兴瀛园

从中可以看到,园林可以有那么多适应场地的方式和手段,无论是用山来整理一个角部,还是用廊子来处理一个贴着墙壁、有宽窄变化的场地,你总归能看到一些很有特点的东西。虽然整个园子的气质并不像苏州那么文人、精致,甚至是有点粗糙,但它场地的格局还是有特点的。

无  锡

从宜兴很快就能到无锡,刚才也讲了无锡。除了寄畅园,还有一个园子得提一下,叫潜庐。【潜庐】就在无锡寄畅园的旁边。

据说潜庐是当年乾隆在寄畅园游玩的时候官员等待的地方,所以潜庐的色调比较庄严肃穆,柱子都漆成黑色。它虽然规整,但也有高低上下的山池关系。所以大家如果去到了寄畅园,有时间可以在它旁边的潜庐看看,因为这潜庐和寄畅园还是有点关系,它们之间隔着一条街道。

常  熟

沿着太湖再往苏州走,就能到常熟。常熟这地方曾经有很多园子,但是后来因为城市的发展,或者历史的变革,很多园子的面貌变化挺大的。虽然曾经有过一些很著名的园子,但我后来去看的时候认为并没有那么好,可能是因为重修的原因,有些地方做了一些修改,比如虚廓居、水吾园。

还有一个园子叫【之园】,“之所以”的“之”。这个园子居然是在一个医院里头,它变成了医院的一部分,病人可以去休息、游玩,成为一个有点像花园的地方。之园以水为主,里头有几条水道,有一些桥,尤其是在一个大一点的水面上,桥折了几下,折得还不错。它比较有意思在于它的场地是完全向医院开放的,或者它就属于医院。其他的一些园子,基本上还是自己单独一个范围。

▲常熟之园

在常熟还能看到燕园、石梅园,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看。【石梅园】实际上不能称之为一个古园,它是一个新建的园子,但是这个园子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特点,它建在一个非常陡的坡地上,依山而建,有坡地园林的特点。虽然它不是一个很古老的园,但大家可以去看看,它也有园林的一些有意思的特点。

沿太湖走了一圈,园子有好也有不好,一个地方基本上只剩下那么一两处可以看一看,还能带有一些特点,那已经不容易了。比如说无锡的寄畅园,它叠山理水的方式在园林里非常具有代表性,它不同于苏州园林,它以土山为主。它与一支非常重要的叠山流派有关系——明代的张南垣(张南垣(1587—1671),明末清初造园家,史书记载由他营造或参与督造的名园有十余处),整个园子由他的侄子张鉽负责组建,但造园手法有所依承,以土山为主,山不会太高,通过处理场地关系把它处理的像真山林一样。你在里头觉得这个假山像真山一样,或者你在对面的廊子里走,看着对面的山水,觉得它就是真山真水,有一种真实的山林气氛。

这跟我们在苏州看城市山林的感觉不大一样,这是非常重要的区别。

▲环太湖路线:从苏州向南出发到同里、震泽、南浔、湖州、宜兴、无锡、常熟,又回到苏州 (肖露露绘制)

嘉  兴

太湖之后,我又在苏州又呆了几天,之后南下到了嘉兴、海盐、平湖,一直走到宁波,又走到绍兴,最后到了杭州,为了看太湖以南的地方是什么样子。

嘉兴比较有名的是烟雨楼和落帆亭。【落帆亭】因为城市的建设已经面貌不在了,可能它已经重修过。虽然已经重新修建,但它和城市交通的关系已经变化了。为什么叫落帆亭?因为它是用来观赏以前河道来往的帆船停靠的景象的地方。地点很重要,但现在水道已经变成城市的内河,水道上还加了很多桥梁、公路,已经没有以前来来往往的帆船,虽然这个地点上重修了落帆亭,但是这个地点的意义和风景已经完全改变了,所以它只能是一个纪念物了。 

嘉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点叫【烟雨楼】,它在嘉兴的南湖。为什么叫烟雨楼?因为最适合看景的天气在烟雨天。我去了两次烟雨楼,运气不好,都没遇到下雨,我上一次去还专门看好天气预报,但是去了以后它还是没下雨,觉得很失望。

▲嘉兴烟雨楼

为什么非得是这个时候?童寯曾专门讲,在朦胧的烟雨中乘小舟,让人感觉似乎飘荡在大海上,水面宽阔,看不到边际,因为烟雨把边际的树木、岸上的房子都虚化了,变得缥缥缈缈。之后,你再上到湖中的岛,它就像一个海外的仙山、仙岛。再从岛看外面的景色,仍然是非常的飘渺、美妙。所以烟雨楼最适合的时候应该是在烟雨天,烟雨楼岛上它也有真的是有园林的一些东西,有假山石,但它最重要的还是它这个地点。

嘉兴下面的一个镇子叫王店,它有一个园子叫【曝书亭】,是一个文人的园子,现变成当地村镇的一个小公园。那地方特别偏,我是折腾了好几趟车,才在天黑的时候赶到。它像老年人的休养生息的地方,就是养老的地方,偶尔稀疏来几个年轻人。

▲嘉兴王店镇曝书亭

曝书亭可以说是一个文人的院子,里头有个亭子用来晒书,整个园子以它为名。大家如果顺道可以去看看,不顺道就算了,有点偏。 

海盐、平湖

紧邻着嘉兴有两个县,一个海盐、一个平湖。海盐有【绮园】,绮园是一个规模还挺大的园子,如果路过还是有必要去看一下。

我想说一下平湖的【莫氏庄园】。莫氏庄园跟我们看过很多园子不大一样,它有一定规模,主要以住宅为主,但有一些花园在住宅边上。

它建于清末,或者是民国,它有很多当时那个时代的一些设计,主人可能也出过国,留过洋,带回了一些当时那个时代西方才有的东西,如门窗的做法等等。这个园子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住宅和庭院结合得非常好,如何布置房间,如何布置书房,如何布置二楼的廊子。

▲平湖莫氏庄园

整个莫氏庄园的住宅密度非常高,但它结合得非常好,住宅内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空间也利用得非常好。我第一次去非常地惊讶,它很多细节的设计,如房间和房间之间的空间关系,还有一些边边角角的关系,哪怕是开门门后的一个三角形的空间等等,都非常像我们现代才有的一些设计思考的方式和手法——怎样把一些边角的功能利用好。如果大家对这个时代的园子有兴趣,可以重点看看这个园子。

宁  波

我再往南,走好像是经过了一个跨海大桥,就到了宁波。宁波有【天一阁】,一个书院式的园林,它里头有几组庭院,其中有一组假山池非常好,比较老。

宁波天一阁假山

绍  兴

从宁波到了绍兴,绍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地方,它山水风景非常的好,而且有很悠远的历史。

绍兴以前属于吴越的越地,在南宋的时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因为北宋灭亡,南宋建都杭州之前是在绍兴,当时帝王在绍兴待过两年,所以绍兴和我们文化在很早有很直接密切的关系。这个地方也出过很多的名人、文人,我们特别熟悉的鲁迅、秋瑾都是绍兴人。

绍兴可以看什么?除了看山水,还可以看【青藤书屋】。青藤书屋是明代徐渭(1521—1593 ,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泼墨大写意画派” 创始人、“青藤画派” 之鼻祖)的故居,有一个非常小的庭院,但是非常棒,水池做得很好。

▲绍兴青藤书屋

还有像【沈园】,宋代陆游和唐婉去过的地方。他们挖掘了宋代的一些遗址,把当年的一些湖、景等等挖掘出来了,在遗址的基础上,重新又复建了一个园子叫沈园。通过这个园子,我们就能寻找到一些以前的记忆,比如说陆游和唐婉的故事。

绍兴沈园

绍兴最让人感动的还是山水,同时有一些和山水结合的很好的园林,比如东湖。【东湖】听起来像一个公园,像一个城市东边的一个湖。绍兴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多山,它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开采,被称之为“残山剩水”。因为很多山的体面被开挖掉了,剩下一些悬崖峭壁,就像这个山剩下一点点骨头。也有剩下很奇特的,比如一柱石峰,或者一些奇特的石头顶在悬崖峭壁上等等,还有一些石洞。它们形成了一种很奇特的山水景观。

东湖在清代修建,离我们比较近,有人很有头脑地利用山水的特点把它围了起来,重新划分了水路、河水,重新划分里面的水和外面的水的关系,将其经营成了园林。这个园林很有意思,它的山是真山,不是人工堆起来的假山,但它的山看上去又不像完全自然的山,因为经过了人工开凿和人力干预,很有特点,有点介于真山和假山之间的感觉。再梳理出一些水面,建上亭子、桥、楼阁,它也就真地成为了园子,非常有意思!

杭  州

我最后到的地方是杭州。杭州从园林讲,是有点令人失望的,因为我在杭州没看到什么园子,可能因为杭州的山水太好了。

似乎在每一个朝代,达官贵人都要在那里重新修建自己的宅邸,所以杭州以前的园子,或者哪怕是清代的园子,都很少。只是有一些园子在清代的基础上做了修改,更多是民国时期的风格。国民党的很多高级的官员都有一些宅邸在那边。它修得很西洋,因为一些很西洋的华人在那边。

那边的园子跟我想象中的中国古典园子不大一样,暂时也没引起我的兴趣。有一些还行,是传统的园林的格局,但也经过了修改,比如像【汾阳别墅】,也叫郭庄。但是今年,我发现杭州也还有一些我不知道的园子,比如说【胡雪岩故居】(胡雪岩[1823—1885],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13岁起便移居浙江杭州。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我去看,发现它还真的是一个挺好的古典园林,花了很大力气,有一定规模,虽然它是一个商贾园。

杭州胡雪岩故居

还有一些跟山水结合的山地园林,比如说杭州中间有个岛叫孤山,孤山上有【西泠印社】,孤山除了西泠印社,还有【西湖天下景】等,有一些特殊的地点。它经营步道、平台、水面、假山石等等的方式都有点像园林,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之为园林,或者是山地园。它依着山形地势做了一些改造,让你觉得像在一个园子里头。杭州最大特点还是在山水,不在园林。关于山水,我后面第五节还会跟大家提到杭州是怎样和山水结合。

 ▲南下杭州湾一带路线:嘉兴、王店镇、海盐、平湖、宁波、绍兴、杭州(肖露露绘制)

结  语

我大概说了江南不同区域的园林状况,长江下段从南京到上海,然后环着太湖走了一圈,说明了大概情况,有哪些园子,提了苏州,再之后就是苏州往南,讲了杭州、绍兴这些地方,这也算江南地区的一些园林的基本状况。

大家会发现,扬州跟苏州有很大的不一样,扬州主要是商贾园,商人的园子,所以它整个气质跟苏州就很不一样,苏州更多还是文人气质的园林,更加素雅。扬州因为它是商人的园子,所以更注重外表,注重体面,很多是雕梁画栋,装饰性的东西非常多,这就是一个很大的不同地点的区别。

如果大家看得更细,就会发现长江以北和长江以南也有一点区别。如果大家再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太湖一圈的东南西北,因为地利、经济原因,或者材料运输等等原因,都会有所差别。包括杭州、绍兴,比如绍兴,它本身也是一个山水非常好的地方,它的园子也会有所不同。

大家如果细心走一走,或者说你暂时没去过,你想想你们家那边的园林——无论你是在北方,还是在江南,或者是你们在岭南(广东广西),或者是在四川,或者是在闽台地区,——如果有园林,你们可以想一想,不同地方的园林是否呈现了不同的特点和面貌?是否结合了当地的气候、风土以及生活习惯?它们是否有自己的一些个性,或者跟它们的主人有什么关系?我觉得大家如果有这样的体验,或者去过类似的地方,都可以再想一想,这是今天我们这节课,跟大家分享的自己看园林得到的一些认识。

因为我只提了一下苏州,下一节我会重点说一下苏州有哪些值得重点看的园林,说说它们的特点,让大家对园林有更加具体细致的了解和参照。

可能是我自己就是说有自己的一种看园林的方式,有这么一个过程,我觉得对于大多数来讲,可能都会有一个类似的过程,从不会看到看得多了,慢慢的会看到一些东西,也许下一次等我讲完苏州的园林,大家也许能找到一点点方法,去开始去熟悉园林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如何去看园林,谢谢。

漫步传统的古典园林

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曾仁臻(鱼山)

发表文章2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74人

建筑设计师、画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非遗·古典园林的观看之道

营造技艺·精神理念·名园漫游

3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