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药厂事故:经济增长与安全博弈

作者:王梓辉

2019-04-25·阅读时长9分钟

168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538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插图 老牛)


意外的致命事故

4月15日,初春的济南天气晴朗,除了常年消散不掉的雾霾,位于城市东北部郊区的董家镇与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下午4点左右,董家庄村村民董其良骑着自行车准备去自己工作的药店上夜班。由北向南走,两三公里的距离也不算远,半路上一定会经过马路右手边的齐鲁制药董家生产基地,他们当地人一般直接叫它“齐鲁制药厂”,里面有齐鲁制药集团下属的两家子公司: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后简称“齐鲁天和公司”)及齐鲁安替制药有限公司。

但那天,他走到厂区门口的时候,发现那里停了两辆救护车,有不少人正在往车上拉伤员;又过了一阵子,警车也来了,从远处把这条马路封了起来,他这才察觉到事情不小。

齐鲁天和公司员工李熙川当时正在厂区里上班,因为齐鲁天和公司拥有超过10个生产车间,他所在的并不是出事的那个。但他很快听到了同事们的议论,“都说是第四车间那边用电焊改造管道的时候,不小心把别的管道给焊漏了,然后泄露出了不知道是什么气体,就把人给呛死了”。

救护车很快到了现场,公司也把第四车间围了起来,一个多小时后,李熙川才从新闻上知晓,这竟是一次死了10个人的“大事情”。根据不久后官方发布的消息,当天下午3时37分,齐鲁天和公司冻干车间地下室在管道改造过程中,因电焊火花引燃低温传热介质,产生烟雾,致使现场作业的10名工作人员中8人当场窒息死亡,其余2名工作人员在抢救过程中死亡,另有12名救援人员受呛伤。

去年才进入齐鲁天和公司工作的李熙川觉得这可能是一次意外,“因为我们的生产过程其实并不危险”。他对本刊说道。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几位这家公司员工的支持。一位采访对象告诉本刊,她哥哥在那里已经工作了三四年,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故。

但外界的质疑声主要集中在“冻干车间”和“低温传热介质”这两个要素上。根据齐鲁天和公司官网显示,齐鲁天和厂区拥有冻干面积超大的无菌冻干车间群,因此事故通报里“冻干车间”的说法事实上并不能直接点明具体的事发车间。“天和主要的无菌生产车间都有这种冻干室。”李熙川说。

所谓“冻干”是粉剂状药物生产的必备环节,李熙川每天的工作就是穿好无菌服消毒后进入无菌冻干室,把按配比兑好的药水灌进冻干车,这些药水会在20多个小时后变成固体,他们再把这些固体处理成粉末状就可以了。

拥有37年冷冻干燥系统及设备研发经验的上海浦东冷冻燥设备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张耀平对本刊分析,按照事故发生在“地下室”的说法,齐鲁天和公司的冻干系统应该是“上下楼”的模式,即楼上是无菌操作的冻干车部分,楼下是给冻干车提供能量的机房。因为整个冻干过程基本都是由机器操作的,需要人参与的部分很少,所以这个过程里的危险性并不高,如果有危险,应该就发生在楼下的机房,“因为那里存放的是制冷主要用到的材料氟利昂和导热油”。

而这就是“低温传热介质”的争议之所在,它为什么会在管道施工过程中出现在那里?结合李熙川听到的“把别的管道焊漏了”的说法,张耀平推测,这种低温传热介质可能就是冻干系统所用的氟利昂。

文章作者

王梓辉

发表文章131篇 获得7个推荐 粉丝355人

前《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植物的智慧

自然如何疗愈心灵

765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