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当一个信息成瘾的中年人,企图治愈“电子囤积症”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今天·阅读时长13分钟

37人看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囤积症。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 | 读者:涂改夜

周末下了两天雨,出游计划泡汤了,宅着无事就打开了微信读书。“读书不觉秋已深”,时间嗖一声来到了中午,我心满意足地伸个懒腰,准备退出app时瞄到右下角的页码,愣了一下,这么久只看了几页?我还没想出个所以然,视线无意识落到书页上密密麻麻的虚线,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的疑问,过去几个钟的时间切片展开:原来是书没看两页就分神了,满屏的划线尖叫着扑上来,吸走了我的注意力。看到有触动的句子,忍不住点进去看有无同样共鸣的人;遇见不理解的地方,打开看看其他人怎么分析;有时书友提到了另一本书,点击链接,顺藤摸瓜找过去,然后打卡式阅读一番,感觉还不错的,加入书架。就这样,从一个划线跳到另一个划线,从一本书荡到另一本书,一个上午就有5本书加入了书架,同时11本在看,早就忘了最初打开的那本。

本以戒断社交媒体后,电子囤积症就会像无根之木枯萎掉了,没想到它出现了app传app现象,我居然又在读书app上囤起书来了。待读清单越来越长,看书的进度远远赶不上囤书的速度。不到半年,463本书被加入书架后尚未阅读,而读完列表只孤零零地躺着5本。两者陡峭的落差,像一阵大风猛地吹散了“码住即拥有”的虚幻满足感。这似曾相识的一幕令我想起了吃灰的收藏夹,想起我抛开短视频、plog,选择读书app的那一天。

《开端》剧照

那时我正远程跟同事沟通一项提案,为免文字说不清楚,就想着发一些案例参考。反正平时收藏了不少干货,养兵千日,如今正是用兵之时。我打开收藏夹,下拉,再下拉,找来找去没找到,堆积如山的“干货”如同一个乱糟糟的没有索引的仓库,想找点什么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好不容易看到主题类似的,打开一看,内容质地粗糙,不足为参考,最后翻到天昏地暗也遍寻不着堪用的,只能重新再搜集。

这件事像针一样刺破我的幻想,那个周末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对深不见底的收藏夹进行彻底清理,结果发现大多只是重复而无用的信息。当初随手码住的满足感,化作一团厚重的虚无感压上头来。一个认知狠狠地击中了我:碎片化信息是垃圾,与其在信息的海洋里打捞些鸡零狗碎,还不如深挖半亩方塘。自此,深度阅读开始坐上我的休闲牌桌,社交平台慢慢退居二线,变成御用搜索引擎。年初做年度计划时,发现2023年只读了一本书,就是小红书,我曾发下宏愿今年要读50本书。直到每次拿起手机习惯性打开电子书,而不是社交媒体时,才不至于又沦为一纸空谈。

《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然而,当初我决意抛开“2分钟看完《红楼梦》”的短视频时,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像特种兵一样,游蹿在神作榜、热门书单、书友评论之间,沉迷囤书、摘抄金句。收藏夹的积灰刚扫完,眨眼又落到了书架上。读书app诚实了地记录我的电子囤积症旧疾复发过程。当我还震惊于信息成瘾之顽固时,手机像是反应了过来,率先发出警告:

“您的手机内存不足700M,请及时清理,部分功能即将无法使用。”

怎么又没内存了?前几天不是刚删过嘛。我一边嘀咕,一边熟练地关机重启,释放出一丢丢空间给手机续命。其实心里清楚,缓存只是藓疥之疾,心腹大患在相册里。我打开相册,果不其然,所有照片加起来近四万张了。左看右看,发现哪张都不舍得删。那些年拍过的人生照片、亲友间的留影,多轮清理过已所剩不多,再删就“无人生可回首”了。数量最多的截图,也是“干货满满”,难以下手。在我看来,截图是刷到碎片化信息的最好方式,既对内容作了初步筛选,也是逃逸算法喂食的一点暗搓搓的努力,不点赞,不收藏,主打一个让算法摸不着头脑。而且,只需指关节扣两下屏幕,方便得令人上瘾。于是乎,中式抗炎食谱?截一下;女性主义书单?截一下;infp无痛搞钱的秘诀?截一下。有趣的帖子、一些好看的穿搭、读书时精彩的段落,只要感觉不错的,我都会顺手截图保存下来。社交媒体是厚雪长坡,截图像滚雪球一样,随着屏幕使用时间的延长,越滚越大。

《狂飙》剧照

电子囤积症如同一场流行病,不仅在app之间肆虐,还从线上蔓延到了线下。相册大户是各种照片。比如,我喜欢看展,闲暇之余大多游走在各大美术馆、博物馆、先锋书店等。我是那种逛展必“出片”的捞干货分子,常常一路逛一路拍拍拍,拍作品、拍笔刷、拍细节,逢到兴起时,陈列、动线、灯光、标识也咔嚓咔嚓收入相册。倘若遇到不错的讲解,必会打开手机全程录音。那阵仗,搞得像是加班去考察项目似的。有时候,花太多时间在记录上了,以至流于走马观花,没能好好地品味一幅画或欣赏一件文物。但苦恼之余又有种诡异的满足,每每想到手机进驻了N个美术馆、博物馆以及大大小小各种展览,心里就踏实得如同寒冬里把秋衣别进了秋裤里。仿佛拍下来存进手机,就能提高机主的文化水平和艺术素养似的。

同样的情形一次又一次发生,上课拍课件,开会拍投影,等公交拍站台广告,只要看起来有价值的都用手机拍下来。除了手机,电脑、2个移动硬盘和5个U盘也都满满当当的。也许,电子囤积癖的根不在手机上,也不在社交媒体上,它长在我们的大脑里,刻进了基因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囤积症。父母那辈经历了极端的饥馑,为吃饱肚子必须要拼尽全力。即使后来丰衣足食了,他们依然热衷于囤粮、囤日用品、攒塑料袋、纸箱、空瓶子,做一顿饭跑三四个市场买菜,坐公交横跨半个城市去领免费鸡蛋,“没苦硬吃”的背后是一个时代物质极端匮乏的烙印。我们这一代人从未饿过肚子,还赶上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生活本应丰盈富足的,但精神上的“馋”始终如影随形。

《小欢喜》剧照

于我而言,电子囤积症更像是一场自我认同危机的外延。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习惯性地否定自己,一种名为匮乏感的藤蔓在我的人生枝干上缠绕了一圈又一圈。它是第一次说英语发音不准的窘迫,是大学时除了绩点一无是处的自卑,是上班后只会埋头苦干、不会来事的硬伤。不知道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却斩钉截铁地给自己下order:你要优秀,你要见世面,你要打破信息差。这些念头像饿了十几天的荒原狼一样追赶着我,不管工作还是旅游,休闲还是刷手机,总是下意识去搜索、收集信息,以为信息就是知识,知识就是智慧。

实际上,我以为自己在学习知识,和刷短视频哈哈哈大笑的人一样,都是“斯金纳的鸽子”。《贪婪的多巴胺》一书提到:“多巴胺不是快乐分子,它是预期分子。拥有是无趣的,只有获得才有趣。”从多巴胺的角度来说,发出“囤”这一动作时,多巴胺到达峰值,而后回落。因为多巴胺总是“想要更多”,所以我们总是收藏从未停止,行动从未开始。每一个吃灰的收藏夹,没有一句“万一有用呢”是无辜的,同样地,相册也难逃“码后再也不见”的命运,日后二次点开的可能性很小。

一个惊人的事实是:内存越满,我的脑袋越空。遇到问题习惯先打开手机找参考,找灵感,离了手机好像什么也不会了。有时不由生出一种幻觉:手机才是真正的大脑,人只是显示器。我们不生产信息,只是收集与拼凑信息。手机就是我的外挂器官,如同爽文小说主角的金手指,哪天手机没了,我也就丢了魂,世界只剩一个巨大的黑屏,与这支手机有关的过去岁月全部消失,与这支手机有关的未来也统统止步不前。

《将来的事》剧照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开始定期清理收藏夹、给囤货分门别类,方便用时查找;开始写日记,写笔记,尝试在输入和输出之间移动平衡的砝码;最重要的是,减少刷社交媒体,增加优质信息源。我曾刷到某博主一段关于馋和饿的精辟论述,可以为这半年来由社交平台转读书的实践作注解:”人类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就会感到馋,而很多时候,人们会把 “馋”和“饿”相混淆,一旦馋劲上来,可能会冲动地吃很多垃圾零食,但这些东西根本无法解决馋的问题。人的大脑也类似,如果没有摄入足够有价值的信息,就会反复咀嚼垃圾内容。所以,大脑饥饿时,直接去吃牛排,别嗦辣条。”

细细想来,电子书之所以看着看着就分神,在于读书app“不务正业”,热搜榜、大家都在看、猜你喜欢、朋友在读、热门划线,各种小心机层出不穷。在无app不社交的当下,留给我的选择不多,要么买纸质书,要么继续与人性的弱点对抗。而我选择第三种,让读书app回归最基本的功能,砍掉那些旁逸斜出的枝丫。在这个骤雨初歇的夜晚,我清空了电子书架,只保留正在读的那本,设置隐藏他人的想法,关闭了朋友的笔记。没有了密密麻麻的划线,顿时觉得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布雷克 / 审核:小风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征稿要求



本刊对投稿的真实性有严格要求,个人故事必须为本人亲身经历,真实可靠,保证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对于文章内容,作者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图片、视频均可),且愿意接受核实(如职场类话题中将被核实本人真实职业信息、行业、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逻辑严密,文笔流畅,以第一人称叙事,字数不低于5000字。

征稿长期有效,投稿发邮件至「zhuangao2@lifeweek.com.cn」,将投稿与【作者投稿原创承诺书】一同上传至附件,并在邮件主题标注【标题+字数】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长期征稿


稿件示例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743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