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1.2 总序|石窟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上)

作者:杭侃

08-30·阅读时长5分钟

11572人看过

18.2MB
00:0013:14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进入了不起的石窟。我是杭侃,刚才我们讲了一下,现在我们为什么去看石窟,或者说为什么会产生石窟。现在我们就要讲一下:石窟作为宗教艺术,它有什么样的特征?以及我们为什么看到现在的洞窟形态?

石窟的产生跟佛像的诞生有什么关系?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魏书·释老志》,《魏书》是二十四史里面第一部出现的给少数民族政权做专书的,也就是给以拓跋族为主的北魏政权做的一本专史,《魏书·释老志》又是二十四史里唯一一个给“释”、“老”做志的,“释”就是释迦摩尼,“老”就是老子。元代的佛教也非常发达,在《元史》里有一个《释老传》,“传”就侧重于人物,“志”侧重于典章制度。

在《魏书·释老志》里记载,北魏第三个皇帝拓跋焘,结束了北方长期动乱的局面,把北凉政权给灭了,北凉政权是非常崇奉佛教的,把北凉政权给灭了之后,说“沙门佛事皆俱东,像教弥增矣”,也就是他把崇奉佛教的北凉政权(给灭了),北凉政权是以现在甘肃武威为都城的,在河西走廊影响挺大的一个政权,非常崇奉佛教。北魏把北凉消灭了之后,就把很多的人迁都到了现在的大同,迁都到大同以后,里面的这句话叫“像教弥增”,我觉得概括得非常好,“像教”就概括了佛教是通过形象去传播的。佛教通过形象传播能够更有效,因为毕竟佛教的教理也是比较深的,也没有那么多的读书人,于是把佛的前世叫“本生故事”、佛的一生叫“佛传故事”,包括其他的教义进行了图像化,这样一般的老百姓就能看得懂,所以像教对推广佛教,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当然石窟的产生跟佛像的诞生又是有关系的。像教的历史很长,在佛像没有诞生的时候,佛教借助其他形象来传播,有悠久的传统,后来受了希腊化影响,佛像本身诞生了。在石窟的早期,因为按着佛教传播的发展脉络,石窟也有相应的发展。比如在早期的时候“唯礼释迦”,小乘佛教更强调只崇拜释迦,而不像后来的大乘佛教,它有十方大千世界,有千佛,甚至可以化身无数多的佛,这是侧重点不同。早期比较重视所谓的禅观,注重僧人在远离世俗的环境之下去禅修,那是他们达到觉悟的一种手段。所以这些都是早期的内容和后期的内容,会有不同的变化。

另外涉及到具体的佛像,又是根据一定的造像仪轨,我们称之为“造像量度”,如果大家看过唐卡绘制,就会发现唐卡的绘制有严格的比例,它的肉髻占了多少比例,额头占了多少比例,到鼻子那是多少比例,全会规定好。在不同时期,随着审美观念的不同,会逐渐发生变化。佛教艺术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所谓的中国化过程其实更加符合我们民族的审美。

东晋有一个著名的艺术家叫戴逵,他在艺术史上非常有名,他就曾经塑过佛像,这尊佛像是从外面传来的佛,一个是比较古朴,另外一个不太符合我们的审美,结果他怎么办?他用一个帘子遮着,躲在帘子后面,听大家对它的议论:这个地方不美了、那个地方好像不太符合我们的审美习惯了...这样慢慢他就造出来了符合中国人审美的造像。这个故事,一个是可以说明佛教艺术的中国化,第二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命题,我们的造像艺术首先有一个规定,一般的工匠只能按照这个规定来。西方比较爱提赞助人,给你出钱的这个人,他会给你一个样式,工匠也不敢创造,或者至少要让主家同意了之后(再创造)。但是什么人可以变?大艺术家,比如戴逵,像唐代的周昉创造出了一个新的观音样式,一般的观音都是比较正统的,结果他给你(造)出来一个水月观音,其实有点不太符合宗教仪轨,但是他画出来了,大家就欣然接受,然后就跟风。所以像这样艺术风格之所以会变化,除了时代审美,有些大艺术家在中间(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戴逵画像

石窟的观看有多少重维度?

我们看石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一个从历史方面,我等会还会再展开来讲,这个历史背景包括的内容不仅仅是处的时代,像我们现在去看石窟和古人看肯定是不一样,虽然我们都从古代艺术里汲取养分,但是侧重点不一样。

第二,作为宗教美术的一大门类,我们去欣赏石窟寺的时候,还是要有一定佛教的知识储备,当然石窟也不仅仅是佛教,也有道教的,甚至还有摩尼教的石刻等。但是不管怎么说,石窟寺中佛教是最主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是想看懂这些石窟寺,有必要的宗教知识储备还是比较重要的。还有就是艺术欣赏,虽然美是一种感知,是带有主观成分的,但是它的主观感受,你如果是有意识地去了解了之后,和无意识的,收获还会是不一样的。

另外,石窟的价值实际上在不同时代产生着变化,比如北魏时期,它是国家工程,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像云冈石窟的开凿,我的导师宿白先生说,这么大的工程,应该说是平城最大的国家工程,在开凿过程当中,一定需要有些条件,这些条件概括地说:人力、物力、财力。人力从哪儿来?刚才我说在佛教诞生过程当中,后来又称之为像教,“像教弥增”,北魏的佛教就是从北凉过来的,其实不仅仅是北凉,在征服北中国地区的时候,从不同的地方,尤其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聚集了很多宗教人才、工匠,成为石窟开凿的人力资源。鲜卑民族是一个从草原上下来的民族,草原民族有一定的共通性,不像农耕民族,它善于储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点像打草鼓,部队出去,带一点干粮,抢到哪是哪,再把它抢回来。在建都平城的将近100年时间里,我导师的统计是,往这儿聚集的人力、人才大概要超过100万。再加上当时丝绸之路的畅通,文化的交流、艺术的交流都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创造了云冈石窟。但是这么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云冈石窟开凿出来,为什么?它一定有着非常现实的作用。现实的作用是指对当时的人来说,我的理解,一方面还是为了统治需要,从宗教方面来说,他们认识到“不依国主”,如果不依靠国主“则法事难举”,实际上推广佛教是有困难的,但从统治者来说,认为佛教可以“助王政之禁律”,就是帮助国家去进行统治。

云冈皇家礼佛浮雕墙

有了这种客观需求之后,世俗和宗教界都有了这种需求之后,用什么去表现?这取决于它能不能成为国家工程。结果主持开凿云冈第一期工程的昙曜,他就上了一个奏,说实际上是为五个皇帝开了五个洞窟。这样一来,表现当今统治者就是佛的理念,这种理念很容易被统治者所接受。


云冈昙曜雕像

然而在当时统一北中国的过程当中,有很多部族、民族,这些民族的想法都不太一样,用武力统一了之后,在思想上怎么样去统一?不同的民族政权都经历过汉化,所以汉化不仅仅是孝文帝的时候。一个是走汉化的路,第二,利用宗教,在利用宗教上,北魏是比较成功的。所以在这个形势下出现的石窟国家工程,是为了用宗教的形象去凝聚社会共识。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文献里也记得非常清楚,这些石窟开凿出来之后,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现在媒体报道、纪录片、图片都很多的情况下,很多第一次来云冈的人,还都跟我说真看到实物的时候,还会觉得很震撼。那么在古代,如果千辛万苦,前面都没有什么具象化的东西,突然看到为皇帝开凿(的)洞窟,会觉得人生的渺小,会觉得震撼,所以当时它具有非常实用的现实价值。但这种价值,随着北魏(灭亡)或者不那么崇奉的人群(增多),它就会减弱得很多。

走进珍贵的佛教宝藏中
开启一场石窟漫游之旅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杭侃

发表文章2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6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了不起的石窟

全景式解读十大佛教艺术宝库

7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3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