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1.3 总序|石窟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下)

作者:杭侃

08-30·阅读时长5分钟

9345人看过

17.3MB
00:0012:35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进入了不起的石窟,我是杭侃。云冈石窟在北魏是一个高峰,还有一个高峰是辽,因为辽人也特别信佛教,不仅仅是云冈,大同现在留下的应县木塔,还有华严寺、善化寺,都是跟辽代有关。大同作为辽的西京,有很多营建,包括在云冈石窟,都发掘发现了辽代很多重要遗迹。那时最主要的是一种宗教的意义,但是到了清代就不是了,至少从官方来说,它不是主流。

遗产的价值为何随着时代而变化?

清代有一个特别有名的学者叫朱彝尊,在大同住过好几年,他也不止一次来云冈,也是陪客人,他看了之后写了《云冈石佛记》,记得非常清楚,他感慨:为什么他们花费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他说虽然造成了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但是他们真的是特别的愚蠢。而且他跟儒家还做了一个对比,他说:儒家也不造作形象,因为也没有那么多的孔子像,也没有那么多的周公像,但是你看我们的教义多么伟大,所以这些人造作这些佛像真是特别的愚昧。所以我想同样一个文化遗产,它的价值是发生着变化的。

到了梁思成的时候,梁思成1933年来的云冈,他在来云冈之前写了一本书叫《中国雕塑史》,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在这本书中,他写得也非常清楚,一方面是他在国外游历的时候,看到了国外的图录,另外一方面他也看到了国外博物馆里一些中国造像,所以他写了《中国雕塑史》。但是他写的时候,不忘对比了一下,他说:你看西方人多么重视中国的雕塑,反观中国国内,我指的是20年代末30年代初,都没有可供参考的中国人写的雕塑史的书,而且他说,人类之始,“艺术之始,雕塑为先”,所以最早产生的艺术是雕塑艺术,但是中国人不重视。

《中国雕塑史》梁思成著

反过头来,到现在我们又觉得它能够代表着中国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门类。我想说文化遗产的价值有客观的部分,也有主观的部分,它的客观部分是不变的,是它的本体价值,但是主观部分会随着我们对这些东西的不同理解,像现在我们参观的人,不是去信佛教,可能是觉得在这个当中看到了它不同的美。作为一种艺术欣赏,可能更多的是从这个角度,不是从信仰者的角度。但是在北魏的时候,是从信仰者的角度,所以我们去观赏这些石窟艺术的时候,要了解它在那个具体的时代,产生的原因,对古人报以同情的理解,你只有理解了古人,才能更好去欣赏。

比如等到宋金,陕北出现了一批石窟,那批石窟跟边防的部队,跟当时军事性的堡寨都很有关系,从它的题记、发愿文(可以看出),它就是另外一种背景,所以只有了解了它的历史背景、精神需求之后,才能更好地去欣赏这些石窟。我们现在经常说的这个“打开方式”是什么?作为石窟来欣赏的时候,我是觉得要从宏观的角度,从中观的角度、微观的角度,都要有所了解。

为什么僧人要不辞劳苦地躲到深山里去修炼?

从宏观角度来说,我们说“天下名山僧占多”,为什么僧人要不辞劳苦地躲到深山里去修炼?石窟和大的环境的选址有什么关系?这也是每一个洞窟不太一样的,刚才说的到深山里“天下名山僧占多”是一种,但是还有一种,比如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龙门是中间有一条伊河,南边就像两个门一样叫伊阙,它其实是一条很重要的道路,那边还有关口在把着。云冈也一样,从首都平城出来到河套地区,这条路其实走过很多的名人,所以石窟是开在路旁边的。像四川广元的千佛崖,在剑阁旁边,是来来往往的人,不断做功德起来的。所以从宏观的角度讲,不同的石窟也有不同的产生的背景。

四川广元千佛崖

还有从中观角度,我们现在去看石窟具体的哪一个造像,属于微观层面,中观层面是说石窟整个形成的崖面,它是怎么分布的?我们可以想象,比如敦煌石窟,首先是乐尊、法良两个僧人开凿的石窟,他们去了那以后看到什么景色?看到“状若千佛”,在他们眼前有千佛,他们架了栈道去开。这里问题就比较多,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开栈道?如果是在山脚下开不是挺好?也可以修炼,为什么要费劲去开一个栈道?第二,他们开的这些石窟可能是什么样的窟?这些都需要我们去细细思索。

敦煌莫高窟崖面

比如为什么一定要去开一个栈道?现在敦煌的早期三窟268、272、275窟,还有一些北魏洞窟,我们可以发现它确实是在山半腰,是需要架着栈道上去的,这就很奇怪?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巫鸿教授就专门做过研究,为什么要架栈道上去?他考察了当地的树木,这个位置恰恰是在树的上面,这样在修行的时候,可以取得比较好的视野。另外,因为毕竟是乐尊和法良,可以想象他们有一些信徒,但是信徒不会太多,捐的资也不会太多,所以他们的洞窟也不会太大,主要是供他们修行的禅窟。如果有些壁画,很可能就跟千佛有关,它至少有一个题材是千佛,这样我们可以从这些记载里再去跟现状去对应,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石窟,它是怎么样一个开凿过程。

如果把你自己想象成一个高僧,你到了一个地方,准备去开窟,你会选先开哪?我想一定先选石质比较好的地方,虽然是远离城市,也会有基本的需求,是不是需要有水的地方?基本的生活条件,僧人也要饮食起居,这就涉及到中国石窟和印度石窟的区别,如果去印度的阿旃陀和埃洛拉石窟,它真是叫石窟寺,什么叫石窟寺?像整个山,把它给开凿了,有点像我们在山里打防空工事,然后就在那里开窟造像。所以他们的确是石窟寺,我们很多的石窟寺是石窟加寺院,就是我们的石窟可能是一回事儿,然后僧人起居并不是像印度那样,直接住在洞窟里头,他可能住在木结构的寺院里,这种寺院在不同的地方我们也都有发现,像龙门很著名的“龙门十寺”,(对于)云冈我们在考古发现里,在山顶也发现了连绵不断的寺院,所以更多的可能是石窟加寺。

云冈堡

观看:宏观、中观、微观

也就是说,宏观的选址,中观的构筑形态,一直到微观的每个洞窟,如果是完成了的洞窟,一定有一个整体性的构思,如果没有完成,就废弃掉了,也有可能后来去补修完成,这种事情况也很多。像龙门石窟刚开始宾阳洞,准备开两个洞,为皇帝和皇太后去开两个洞,结果后来又加了一个洞,又为一个皇帝去开,这样就形成了“宾阳三洞”。但是我们仔细去看,“宾阳三洞”只有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完成的,后来隋唐又补凿,虽然洞窟完成了,但是表现的不是一个时期的风格。

宾阳中洞

所以情况很复杂,有一次完成的,还有中间因为什么原因停了,停了以后又在大的时间段里,比如都是北魏,然后又完成了;还有甚至在北魏也没完成,可能唐代完成了。所以这样洞窟里头内容就会很多,我们研究也就研究这些内容,要把它给摘出来,给它分清楚,然后再去讨论相关的问题。

所以概括说石窟的打开方式,你要了解像教的基本内容,要了解它的历史背景,了解它的宗教题材,再具体地观看石窟的时候,要从它的宏观、中观、微观角度都去看。有很多通往石窟的路,其实风景很好,这个属于宏观;中观的就是它的整个石窟群,可能在不同时期,像敦煌就形成了很长时间,从北凉一直到元朝,漫长的过程当中形成的。像克孜尔也是,从3世纪就开始有了,也延续了好几个世纪,你要分清楚。然后再到具体的洞窟,所以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从历史维度、宗教维度、美学维度和空间构成维度,再稍微深入地了解一下。

走进珍贵的佛教宝藏中
开启一场石窟漫游之旅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杭侃

发表文章2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6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了不起的石窟

全景式解读十大佛教艺术宝库

7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5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