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9-04-23·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59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陷入“黑洞”旋涡的“视觉中国”,差一点被“黑洞”吞噬,监管重罚,股价暴跌,经营模式受到重创。可实际上,当下中国版权保护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创作者利益反而是被普遍侵害。视觉中国带来的版权思考,能否帮助我们的版权保护提升一个台阶呢?
就在3月末,《南方周末》历时两年起诉新浪网侵权,首批76个案件全部胜诉,共获赔36.58万元。这36万余元的赔偿,没按照那个离谱的千字30元的稿酬标准,真是庆幸,而是按照千字千元的标准。可“千字千元”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对于《南方周末》那样的市场化媒体,这充其量是支付给作者的稿酬标准,是“计件工资”,而一家媒体要有效地组织起来实现新闻生产,是不可能靠向全社会“千字千元”地征稿来运营的,记者得有固定收入,企业办公需要场所,运转下来得有组织构架。可新浪只用征稿的费用就摆平了大面积侵权的违法行为,它还有什么必要投入金钱和精力去原创,以丰富自己的网站内容?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7个推荐 粉丝2992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