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Q&A:“麻瓜”是怎么来的?

作者:孙若茜

2020-07-22·阅读时长5分钟

383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553个字,产生1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最先提出并将“哈利·波特”系列引入中文世界的策划编辑兼责任编辑王瑞琴


20年来,“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中文样貌,在我们的脑中已经根深蒂固。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把那些不懂魔法的人称为“麻瓜”,会从“破釜酒吧”进入“对角巷”,知道去“霍格莫德村”的“三把扫帚”点“黄油啤酒”,一切仿佛都是约定俗成。

我们好奇,这些“约定俗成”从何而来?在20年间,中文译本始终未曾间歇地打磨修订,又为魔法世界改变了什么?因此,我们对“哈利·波特”系列的译者马爱农,责编王瑞琴、马博进行了采访。

马爱农在用中文重新搭建“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过程里,参与了其中每一部小说的翻译,是最主要的搭建者之一。

最先提出并将“哈利·波特”系列引入中文世界的王瑞琴,更像是设计者和监督者,她需要和译者们探讨细节,与他们共同决定是“伏地魔”还是“佛地魔”?“丽痕书店”还是“涂鸦书店”?“森林”还是“禁林”?年轻的责编马博在魔法世界的信息不断被补足的过程中,使文本更加精确。

以下是三位为简体中文读者的共同解谜。

文章作者

孙若茜

发表文章103篇 获得54个推荐 粉丝708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理想学校

20年后重返霍格沃茨

1400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